長江日報評論員 楊于澤
這幾天,很多人在悼念一位剛剛?cè)ナ赖暮D?ldquo;慰安婦”。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婦”日,黃有良阿婆在家鄉(xiāng)海南陵水入土為安。2001年11月,黃有良作為原告代表,第一個站在了日本的法庭上,當庭講述了她的可怕遭遇,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16年過去,她卻沒有等來一個公道。
她的去世,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媒體進行了廣泛報道,一些機構送來花圈,并派出代表慰問。當?shù)卣磉_了關懷。家人與村里的年輕人都來參加老人的葬禮,表達心中那份特別的哀痛。也是在8月14日這個特別的日子,一部反映中國慰安婦生存狀況的紀錄電影《二十二》在各地上映了,算是我們對黃有良阿婆的一個紀念。
在她之前,中國大陸其他起訴日本政府的慰安婦都已仙逝,但她們對日本政府的道義追責不會就此停止。據(jù)說面對各國“慰安婦”對日本政府的起訴,日本政府的策略就是一個“拖”字,直到全世界的慰安婦一個個離世,日本在此問題上就可以一了百了。但這是一場人類良知對邪惡暴徒的控訴,正義一天不來,控訴一天不會“銷案”。
日本政府二戰(zhàn)時期在亞洲各國強征“慰安婦”,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無恥、最邪惡的罪行之一。根據(jù)各國研究,日本在世界范圍內(nèi)擄掠的“慰安婦”超過40萬人,其中僅中國就有20萬受害者。而且“慰安婦”的苦難并沒有隨著二戰(zhàn)結束而停止,日軍的暴行使她們終身生活在夢魘中,并且與自己的親人長期承受社會偏見與文化歧視。即使是“慰安婦”概念本身,也是對她們受害者身份的歪曲。
現(xiàn)在活著的“慰安婦”越來越少,但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把這事給淡忘了,相反很多人越來越上心。不是因為人們跟日本這個國家過不去,而是因為其中有大是大非在、有公理正義在。當我們越深入“慰安婦”的內(nèi)心,我們越感到世界應當給她們一個正義。當她們走上起訴日本政府的法院,她們不是在為自己索賠,而是代人類發(fā)聲,她們的控訴就是對世界和平的一種保衛(wèi)姿態(tài)。
我們和“慰安婦”站在一起,決不是放不下過去,更不是激起國家間民族仇恨。我們希望能夠放下歷史的包袱,攜手一致向前看。但放下歷史包袱不是忘卻歷史,而是首先要還“慰安婦”一個公道。歷史問題之所以成為包袱,根子在日本單方面否認侵略、拒不承認強征“慰安婦”的歷史事實。這不僅僅是使歷史成為包袱,事實上已經(jīng)成為東亞整合的主要障礙之一,甚至也是人們面向未來的和平隱患。
黃有良阿婆的背影已經(jīng)遠去,但她所追求的正義事業(yè)與我們同在。二戰(zhàn)的悲劇不能重演,“慰安婦”的苦難不能再次降臨人類世界。黃有良阿婆沒有等來日本政府的道歉,但我們相信她的控訴肯定對日本社會有所觸動。她使全世界懂得,作為人,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應當珍惜的又是什么。
世界和平寶貴,人類尊嚴無價,這就是黃有良阿婆們留給世界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但愿她們帶走了人類最后的苦難,留下的是生的可貴與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