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港古名“石渚”,原為水中的小沙洲。它和胡逗洲、南布洲、東布洲先后淤漲,連接成陸。人們在這里熬海撒網(wǎng),繁衍生息,唐代已成為一處有名的濱海漁村。
相傳唐初年這里開河港沖鹽堿時,在泥沙中挖出一方石碣,上有“鳳凰所棲,乃是寶地;石港新開,幸福萬代”的吉祥語。民諺中“石港有石”指的就是這回事。
中唐以后鹽業(yè)產(chǎn)銷逐步進入興盛期,石港這里鹽運船往來穿梭,數(shù)量眾多。鹽運船來時空船,吃水淺,遇風船身不穩(wěn)易側(cè)翻,船夫們就把空船裝上石頭,稱“壓艙石”。船靠港后,先清艙卸石棄于河岸,再裝鹽返程。久而久之,棄石越積越多,石港人就用來鋪路、鋪場地。隨著小鎮(zhèn)的發(fā)展,用石量逐漸增大,對石頭的規(guī)格也有了需求,石商紛紛趕至,形成鹽商帶石來、石商帶鹽回的情況。
石碣意形石
石港之石,種類繁多,有花崗石、黃麻石、青石等;形狀各異,有條石、板石、碎石等;石制品更是豐富多樣,有石桌石凳、石獅石鼓、石雕石刻、石碾石磨、石夯石滾、石礅石鎖、石槽石臼、石缸石蓋、石硯石盆、石碣石像、石山石欄、石井石柱、石駁臺基、石玩石敢當?shù)取?/p> 石港街巷,至今保留著古鎮(zhèn)風韻。有東西、南北兩大街和五隆街、竹廠街。東西大街,東至通濟橋東延200米,西至文鳳橋,總長1210米;南北大街,南至營橋南延200米,北至廣濟橋北延200米,總長1170米。街寬窄不一,大街中鋪條石,左右兩邊鋪彈石。巷子鋪彈石(東大街九巷、西大街十巷、南大街二十巷、北大街六巷,彈石鋪場有八處)。房屋中,寺廟有七十二個半廟、通州分司衙門一進七堂、場官衙門一進三堂,還有范文二賢祠、讀畫樓、聽雨館等等。房屋的大門前設抱鼓石、檐柱廊柱底設石礎、堂屋前設1~3級不等的石級臺階。二十四座橋梁中,石橋六座、磚石橋七座。另有水埠百余座、牌坊十二座、石碑數(shù)十塊、文山石階百余級、 水井石沿百余口。 放有石鼓 歲月風雨,流逝變遷。進入新世紀,小鎮(zhèn)更加重視歷史文化。遺存之石得到妥善保護。石港歷史文化博物館藏有石碑、石雕、石刻等十余件,石港中學等處遺存石獅三對,廣濟橋石牌存筑于原址,吳氏節(jié)孝坊正在籌備修復立于原址。西大街、五隆街和二川門巷、西來庵巷、胡家巷等十余石街石巷、數(shù)十口水井已修復,古房老屋三千余間(其中有:通州區(qū)文物保護單位六處,列入?yún)^(qū)級一般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三處,建于清代的顧宅等四處老宅列入“南通市區(qū)第三批歷史建筑名錄”,獲掛牌保護)的大門和正房前,石階大部分完整無缺。 隨著時代發(fā)展,石港之石有了新的加盟者,文化石、景觀石、建材石等隨處可見可觸。如“石港解放紀念碑”,由花崗巖石砌筑,碑身高度14米、寬度2.70米,石質(zhì)臺座二層,四周環(huán)繞漢白玉欄桿,三面有石級臺階。 石港之石,不僅是自然物質(zhì)的存在,是石港名稱的由來,也是歷史、文化、情感的承載,更是石港人人生、事業(yè)和福祉航船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