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劍在實驗室 通訊員劉萬鵬 攝
身著白大褂,口罩、手套戴得嚴嚴實實,吳玉劍沉醉于顯微鏡下紛繁復雜的微觀世界。這樣踏實而滿足的日子,他已過了15個年頭。
2013年從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畢業(yè),他成為光谷一家基因檢測公司實驗室主任,2016年,考入武漢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法醫(yī)物證室擔任法醫(yī)。如今,33歲的吳玉劍已成為武漢警方新一代DNA測序技術研究的排頭兵。放棄高薪加入警營,他說,自己的信念越發(fā)堅定:讓新技術更好服務案件偵破,讓城市更平安。
博士考入警營當法醫(yī)
2003年,吳玉劍考入東北師范大學生物學專業(yè),4年后,這個聰明勤勉的四川小伙考入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博連讀發(fā)育生物學專業(yè)。在校期間,與同在一個實驗室的武漢姑娘相識相戀,2013年畢業(yè)后,被聘請到光谷一家基因檢測公司,專攻以高通量DNA測序技術為基礎,開發(fā)癌癥風險評估、優(yōu)生優(yōu)育相關基因檢測產品。
由于能力突出,很快被提拔為技術主任、實驗室主任,還被派往國外接受業(yè)務培訓,逐步成長為公司業(yè)務高管,收入不菲。
“從小看《鑒證實錄》《大宋提刑官》等影視劇,《法醫(yī)秦明》小說也讓我印象深刻,對法醫(yī)這個職業(yè)一直很感興趣。”2016年初,吳玉劍偶然看到了武漢市公安局的招警公告,招收一名具有DNA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的專業(yè)人才。吳玉劍覺得,這簡直就是命運的安排,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吳玉劍成功考入警營。
吳玉劍說,家人得知自己報考法醫(yī),最初有些意外,但看到他穿上一身帥氣的藏藍色警服、鉚足了勁投身實驗室攻關克難,慢慢都選擇了理解和支持。
雖是DNA檢測方面的行家里手,初到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法醫(yī)物證室,吳玉劍仍以新人的姿態(tài)學習公安業(yè)務。憑著多年來養(yǎng)成的一股子鉆研勁,吳玉劍進入狀態(tài)極快,一般人1年多才能掌握的一系列檢測流程、方法,他兩三個月就全部爛熟于心。
同事們說,吳玉劍學習能力強,從去年武漢警方舉辦的“槍王爭霸賽”中就可見一斑——參警前從未摸過槍的吳玉劍,與全局100多名精英同場競技,取得了個人第6名的優(yōu)異成績,令所有人吃了一驚。
運用新一代DNA技術來破案
去年夏天,青山某地發(fā)現(xiàn)一具無名女尸。由于死亡時間較長,面部已經無法辨認。經過縝密檢驗,警方排除了刑事案件可能。
因為DNA的特性,生物體死亡時間越久,檢驗工作難度越大。為了讓逝者“找到回家的路”,吳玉劍克服瓶頸,憑借工作中摸索出的經驗,調整相應技術參數(shù),成功提取到了逝者DNA數(shù)據(jù)。與此同時,一名女子到派出所報案,稱其患有老年癡呆的母親走失,民警抽取女子血樣送到DNA實驗室。經對比,逝者正是這名女子的母親。
參警以來,吳玉劍受理、檢驗案件600余起,檢驗檢材1500余份,直接參與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偵破。
在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同事們見到吳玉劍,都會喊上一聲“吳博士”。吳博士明白,這個厚重的稱呼背后的期許和壓力。
傳統(tǒng)DNA測序技術,通過檢測樣品中的特征信息進行鑒定,存在一些“盲區(qū)”,無法獲取樣品原始序列信息,容易導致“遺漏”,面對復雜的混合樣品,檢測起來時常力不從心。
在學校和企業(yè)中,吳玉劍常年研究新一代高通量DNA測序技術,該技術可直接讀取樣品中原始序列數(shù)據(jù),可實現(xiàn)親子鑒定、個體識別、復雜的混合樣品檢測方面的高精度應用。
“這個技術在科學界如火如荼地發(fā)展,但在公安領域運用還不多?!比缃?,吳玉劍參與搭建了法醫(yī)物證實驗室的二代測序平臺,“我相信,未來這項技術將會更好地服務實戰(zhàn),讓城市更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