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6日)起
享有“江南牡丹第一園”美譽的
東湖牡丹園
將在非花期免費對外開放
這也是東湖首個在非花期
免費對外開放的花卉專類園
東湖牡丹園內(nèi)航拍。通訊員王彬 供圖
滿園江南園林景致
園區(qū)以花卉為主題
還原江南園林景致
在非花期
市民游客可在園中
觀賞建筑與園林
觸摸歷史的溫度
感知人文的底蘊
東湖牡丹園盛花期。通訊員王彬 攝
走進牡丹園大門即可看到
重達68噸、坐落于大門廣場的
特大天然景石
這是由著名楹聯(lián)家白雉山先生作賦
當時92歲高齡書法家
陳義經(jīng)先生書寫的
《武漢東湖牡丹園賦》
上面書寫著牡丹的歷史
與北花南移的艱辛
園中鐫刻“江南牡丹第一園”的石碑。記者范雅琴 攝
在園中漫步,可看到鐫刻
“江南牡丹第一園”
“南國獨享”等石碑高大而矚目
還有白居易手拿燭臺
吟誦《惜牡丹》
湘云醉臥花叢
劉禹錫飲酒賞花等
場景的打造引人入勝
陳義經(jīng)揮毫潑墨書寫《武漢東湖牡丹園賦》。通訊員趙麗 供圖
非花期免費對外開放
武漢市東湖牡丹園位于
東湖風景區(qū)梨園廣場的南側
距武漢長江二橋僅10分鐘的車程
西臨武漢二環(huán)線
東依美麗遼闊大東湖
是進出東湖風景區(qū)的重要門戶
東湖牡丹園內(nèi)的牡丹亭。通訊員趙麗 供圖
東湖牡丹園的前身
是東湖花卉盆景研究所
1997年開始建設
當時從洛陽、甘肅等地引進牡丹
進行“北花南植”試種
2004年,東湖花卉盆景研究所
牡丹大面積種植成功
改寫了“自古江南無牡丹”的歷史
正式建立東湖牡丹園
東湖牡丹園內(nèi)的醉香廊。通訊員趙麗 攝
東湖風景區(qū)管委會
通過調(diào)研等方式廣納民意
決定 將東湖牡丹園
常年向市民游客開放
東湖牡丹園內(nèi)航拍。通訊員趙麗 供圖
東湖磨山景區(qū)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前東湖牡丹園
只在花期對外開放
為了打造“世界名湖 人民樂園”
東湖牡丹園將作為首個
在非花期免費開放的花卉專類園
進一步釋放生態(tài)旅游空間
建構更加生態(tài)、綠色、
人文、活力的植物專類園區(qū)
采寫:記者范雅琴 通訊員彭沖 鄒卉 編輯:葉鳳 校對:童永忠
大武漢
● 昨晚,東湖燈會亮相央視元宵晚會,閃耀全國。詳見>>>
● 今起,武鐵迎來節(jié)后第二波高峰客流,將加開32列夜行高鐵提升運力。
● 今天開學,武漢地鐵多條線路縮短發(fā)車間隔時間。詳見>>>
● 武漢春季學校食品安全監(jiān)管啟動,中小學集中用餐,相關負責人應陪餐。詳見>>>
● 國寶“天獸御”尊和漢陽人頭蓋骨化石“回家”,今起將在武漢經(jīng)開區(qū)博物館展覽3個月。詳見>>>
● 5日—6日,湖北省博物館限時開放夜場。詳見>>>
小朋友敲編鐘。記者萬建輝 攝
● 長江燈光秀點亮元宵夜,湯圓、紅燈籠“刷屏”城市天際線。
長江燈光秀上演元宵節(jié)特輯。記者何曉剛 攝
● 近日,漢口江灘長江二橋附近一名女子落水,正休假的民警范志平跳入江中成功救人。詳見>>>
● 5日,臨空港龍獅爭霸賽在臨空港文化中心廣場舉行,18支舞龍隊伍上演精彩絕活。詳見>>>
北獅表演。記者喻志勇 攝
● 南獅眨眼萌翻游客,龍燈翻騰送吉祥,吉慶街元宵氛圍拉滿。
通訊員曹景 供圖
全中國
● 事關養(yǎng)老和家政服務,三部門聯(lián)合發(fā)文。詳見>>>
● 南水北調(diào)工程向北方調(diào)水突破600億立方米,相當于為北方地區(qū)調(diào)來了超過黃河一年的水量。
● 國家醫(yī)保局:逐步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yī)保支付范圍。詳見>>>
● 今天零時起,全面恢復內(nèi)地與港澳人員往來。
● 許廣高速公路望城段交通事故造成16人死亡,另有66人受傷。
● 短道速滑世界杯德累斯頓站比賽中,繼林孝埈男子500米摘金后,中國短道隊5000米接力再奪金牌。
● 2023年泰國羽毛球大師賽5日在曼谷結束,中國隊獲得女單和混雙兩項冠軍。
● 近日在昆明滇池大壩,父母幫男孩抓海鷗強行塞進塑料罐,虐鷗游客被批評教育并處2000元罰款。
環(huán)世界
● 美國將沒收的俄羅斯商人資金轉(zhuǎn)交給烏克蘭,俄方:這是盜竊。
● 風寒溫度-76℃!美加迎戰(zhàn)“史詩級”北極大風。
● 無視反對!日本東電稱2030年前排40萬噸核污水入海。
● 匈牙利能源部:歐洲將面臨新一輪能源價格飆升和能源短缺。
● 俄羅斯“質(zhì)子”號運載火箭攜載“Elektro–L”氣象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
● 巴基斯坦前總統(tǒng)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去世,終年79歲。
早上好
生活百般滋味,學會微笑面對。
(長江日報出品來源:長江日報、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 制作:曹欣怡 封面圖 制作: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