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 老澴河最好的水 就是城隍潭的水所以,挑水工每天一大早就來城隍潭挑水賣到全城“九街十八巷”的人家孝感最早的麻糖米酒廠就建在城隍潭旁邊的八埠口
孝感市麻糖廠。
1954年至1957年 是城隍潭碼頭最繁榮的時候
武漢的小火輪,一天兩班,從漢口的姑嫂樹出發(fā)到孝感城關?!皢鑶鑶琛钡穆曇裘刻煸陉惤▏议T前響起。
乘客來了,生意也來了。張胡子提籃賣包面、油條、蒸糕、燒餅、油炸干子,馮家矮子挑著八方的玻璃盒子賣各式鹵菜,陳建國的外祖父也擺攤賣大碗茶、芝麻糖、卷煙、皮蛋等。
木棒和竹筒敲擊的“梆梆”聲清晰響亮,“賣燒餅嘞”“油炸干子喲”等叫賣聲此起彼伏。
時隔許多年,陳建國提起那時盛景,還能生動模仿當年的號子聲、叫賣聲,惟妙惟肖,令人憧憬。
那時老澴河盛產魚蝦,城隍潭碼頭大船多,捕魚受限。河南岸依然有人用撒網、魚鷹等捕魚蝦。陳建國曾親眼看見四五只鸕鶿合力從水里叨起來一條十多斤的大魚。每年農歷十月底,夕陽曬到城隍潭,魚兒們成群結隊順著駁岸曬太陽,形成一條黑帶……
而一年一度的龍舟賽 便在城隍潭這一帶舉行
七八個船隊,有船廠船隊、光明村船隊、發(fā)財垸船隊、游家垸船隊、渡口船隊等,每只龍舟上掛著三角旗,五顏六色的,圍觀的人便根據不同的顏色來辨別各自的船隊。
啟舟之際,先是喊熱身號子,船上有力地喊著“劃啰——劃啰——”,岸邊齊聲呼應著“東南滴——西北滴——龍船劃——”鑼鼓陣陣,槳影快搖,好不熱鬧。
每年的龍舟賽都是從農歷五月初五開始舉行預賽,一直劃到五月十五舉行決賽。因為大端午這一天農民的麥子都收割完了,有空進城來看了,有他們圍觀,這龍舟才劃得有勁。
到了決賽那一天,商賈贊助十筐肉包子,給每輪比賽第一名獎一筐。 這樣的盛況年年上演 直至1959年澴河改道 老澴河變成“死河”
老澴河旁的街巷。
城隍潭碼頭繁榮不再 附近商業(yè)也走向衰落 龍舟賽一起成為了歷史
1965年6月,15歲的陳建國下放到孝感縣白沙區(qū)栗林公社,在農村鍛煉十年后,招工到花西公社供銷社。又一個10年后,調回到董永公園工作。他的哥哥和大妹和他一樣有過知青經歷。
回城后,他仍住在老宅里。同一批或后面回來的有些知青,有的原來就沒有房子,有的老房子坍塌了。他們沿解放街西口位置的河邊搭棚子居住。從草棚到瓦棚再到平房,在城隍潭邊,看老澴河起伏漲落。 在陳建國記憶里 城隍潭碼頭經歷 三次變遷
1964年 因環(huán)城路較窄,只能走馬車,為了行車方便,城隍潭碼頭被拆掉了一部分。1991年
為迎接第二屆全國農運會在孝感舉行,拓寬環(huán)城路,整體向下推土70公分。這推掉的土塊將老碼頭掩蓋了一部分。這一次環(huán)城路改造,陳建國家的老房子被拆遷,在相鄰的位置補償了28平方米的宅基地。
陳家東挪西借,蓋了如今這棟三層小樓,總建筑面積也是100平方米。大門也從環(huán)城路與人行道結合處位置,退回到人行道里邊。
“
歲月悠悠,時過境遷。老澴河改造期間,挖掘城隍潭碼頭的呼聲高漲,陳建國更是為此找到指揮部和文物部門。
”
最終,經過多次討論 孝感市委市政府決定 挖掘出土城隍潭碼頭
孝感城隍潭碼頭遺址前方伸出的石塊 。
2020年3月底
城隍潭碼頭正式啟動挖掘工作。開工那一天,指揮部工作人員、文旅局考古專家以及城隍潭老百姓齊聚現場,見證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F場百姓歡呼雀躍,陳建國更是淚眼婆娑,他感到無比的欣慰,覺得這真是自己晚年的一大幸事。
而后的時間里,陳建國隔三差五去挖掘現場看一看,密切關注著老碼頭的發(fā)掘與保護情況。隨著老碼頭一段一段出土,老碼頭周邊的古人文景觀也從他記憶里漸漸復蘇。如今老碼頭已在原貌修復之中連接老碼頭和老麻糖米酒廠的仿古橋初見雛形根據規(guī)劃還將適當建設配套服務設施
建設老碼頭遺址公園
昔日商賈豪門宅,已成尋常百姓家。
老碼頭、城隍廟、“三茂四盛”,這些老孝感歷史上的人文景觀,將永遠與孝感的文化歷史共存,成為激勵后人開拓進取的力量和源泉。
來源: 孝感日報 作者/云起 圖片/焦志新 制作:包夢婷 出品:孝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