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1787年,巴黎圣母院塔尖也曾損毀,1844至1864年間由維奧萊-勒-杜克主持修復后高度增加13米,此次火災中坍塌的塔尖正是155年前的“復原品”?;馂陌l(fā)生后,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將重建巴黎圣母院。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國際會員,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趙逵教授回答了長江日報記者的幾個問題。(注:ICOMOS由世界各國文化遺產專業(yè)人士組成,是古跡遺址保護和修復領域唯一的國際非政府組織)
問:修復預計需要花費多久?
答:原先細節(jié)上的木構、石材燒毀了,這些在過去是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建造的,這是里面最有價值、最花時間的。修復花費時間取決于還原程度,還原程度越高花費時間越長。
99%和100%僅僅差了1%,但最后這1%需要付出上百倍的代價。百分之百還原是不可能的,只能接近百分之百,縮小與原先的差別。做到“遠觀相似”并不難,幾年前的技術已經可以達到。比如西班牙圣家族大教堂,現在花費十幾年可以建得差不多。
問:1787年,巴黎圣母院尖頂也曾倒塌,19世紀中葉花費20多年修復,這次修復與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難點在哪里?
答:這個教堂此前也維修過一次,那一次花了20多年。這次的火災破壞程度比當年要大得多。一個多世紀以前的修復一直具有爭議,此次修復也是。很多人曾稱維奧萊(即維奧萊-勒-杜克)的修復為“意向性修復”,即不是完全遵照現代遺產保護理論,依據科學考古來修復,而是加入了建筑師主觀設計意向。在修復過程中是否會傷及旁邊的木材、石材,造成二次傷害?這在修復過程中需要特別精細的保護。另外其實視覺上復原不難做到,難在材料、工藝、制作方法。
問:現在的高科技手段、新技術對修復有什么幫助?
答: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幫助記錄了巴黎圣母院的原始信息,對現在還原有非常大的幫助。比如游戲《刺客信條》中就還原了巴黎圣母院的場景。另外3D打印技術可能也有幫助,但是對于細節(jié)要求高的就無法使用這種技術,因為摸起來材質與石材木材有區(qū)別。另外傳統的木結構也是3D打印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