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策展人談透納與當代藝術的對話(02:40)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DialogueswithTurner:EvokingtheSublime)正在上海浦東美術館展出,這是浦東美術館與英國泰特美術館又一次合作。展覽以約80件透納的油畫與水彩作品,展示其藝術發(fā)展及創(chuàng)作風格變化,但這并非僅是“透納作品展”。
展覽由泰特國際合作高級項目策展人伊麗莎白·布魯克(ElizabethBrooke)擔任策展人,她將透納與當代藝術作品并陳,試圖讓當下觀眾與維多利亞時代觀眾觀賞透納作品的感受共情,從而理解18世紀的“崇高”(sublime)概念。澎湃藝術近期與布魯克的對話,便從“崇高”的定義開始。
浦東美術館“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入口,大地藝術家理查德·朗的作品《費斯蒂尼奧格高地石圈》(2012年,板巖)首先開啟與透納的對話。
據(jù)悉,展覽以八個單元,全景式展現(xiàn)透納的藝術生涯,將他的旅行經(jīng)歷與創(chuàng)作題材緊密結合。從早期的英國風景畫,到瑞士阿爾卑斯山壯麗光影的表現(xiàn),再到威尼斯這座“崇高之城”的詩意描繪,揭示了透納藝術風格的演變,以及他對光影與氛圍的獨到理解。
展覽策展人伊麗莎白·布魯克有著當代藝術背景,在過去五年里一直專注于泰特國際項目的策劃和實施。在加入泰特前,她曾在英國國家肖像館和當代藝術協(xié)會的國家收購項目中擔任策展和項目管理職位。
泰特國際合作高級項目策展人伊麗莎白·布魯克
在布魯克看來,透納持續(xù)創(chuàng)新。他的作品逐漸遠離藝術的具象再現(xiàn),將自己在自然環(huán)境中感受到的情感,通過記憶再現(xiàn)。與此同時,透納與凱蒂·帕特森、理查德·朗、埃利亞松、羅斯科等現(xiàn)當代藝術家對話,把“崇高”這個概念重新帶入當代語境中。
展覽現(xiàn)場,透納月光系列作品與凱蒂·帕特森的《日食》
關于“崇高”的對話
澎湃新聞:展覽名為“崇高的回響”,聚焦于“崇高”(sublime)這一18世紀的美學和哲學概念。如何解讀“崇高”這一概念?透納的作品是如何體現(xiàn)“崇高”的?
布魯克:“崇高”之所以被選為這次展覽的主題,是因為透納被認為是最能夠有效表現(xiàn)“崇高”這一概念的畫家。這一主題通常與他的作品相關聯(lián),但“崇高”這一概念實際上起源于18世紀,由哲學家埃德蒙·伯克(EdmundBurke,1729-1797年)在《關于我們崇高與美觀念之根本的哲學探討》(1757年)中首次提出,其“崇高”概念圍繞著人們在觀賞風景的藝術表現(xiàn)時可能感受到的敬畏、恐懼和震撼等情感展開。
埃德蒙·伯克更多是從文學、詩歌和藝術的角度廣泛討論“崇高”這一概念。他認為視覺藝術并不能有效體驗“崇高”,因為18世紀的視覺藝術往往更具再現(xiàn)性。而對伯克來說,重要的是觀者能夠在觀賞風景時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經(jīng)驗。他認為,具象繪畫無法為觀者提供足夠的空間來想象,而詩歌或文學則可以實現(xiàn)這一點。因此,透納的獨特之處在于他是最早擺脫直接再現(xiàn)的畫家之一。
伯克認為視覺藝術在表現(xiàn)“崇高”方面的限制,在透納的作品中并不存在。透納采用了更自由的筆觸風格,通過自己在自然環(huán)境中感受到的情感和記憶,將這些體驗流暢地通過記憶進行再現(xiàn)。這為觀者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去用自己的方式解讀畫作,從而有效地表現(xiàn)出“崇高”。
透納,《為幽冥號捕鯨船歡呼,又是一條大魚!》
在此次展覽中,我們采用了伯克最初定義的“崇高”概念的一個輕微演變版本,這一版本來自約翰·拉斯金(JohnRuskin,1819—1900年)的著作《現(xiàn)代畫家》(ModernPainters,1843年第一卷的出版,在此出版中拉斯金認為透納的藝術宗旨為“自然的真實”)。拉斯金認為,崇高不僅與恐懼和震撼有關,還關乎心靈的升華和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同時,畫作作為對自然現(xiàn)象的間接再現(xiàn),而非直接反應自然現(xiàn)象,這一點對于“崇高”的體驗至關重要。
我認為透納的作品比任何之前的藝術家更能代表“崇高”這一理念,因為他在繪畫技巧上非常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實驗性。他采用了更富表現(xiàn)力的手法、更自由的筆觸,逐漸遠離了具象再現(xiàn),轉向一種更具表現(xiàn)力、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相當抽象的繪畫風格。這意味著他的作品更多捕捉自然環(huán)境的感覺,讓觀者能夠融入自己的情感感受,真正抓住那種面對自然奇觀時的敬畏和驚嘆。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展覽現(xiàn)場
同時,“崇高”也是19世紀浪漫主義關鍵思想原則,作為浪漫主義的主要畫家之一,透納的創(chuàng)作核心就在于他對風景的情感回應,這正是“崇高”的體現(xiàn)。
這也是為什么透納被視為“崇高”的大師并且與“崇高”這一概念最為密切相關的原因之一——他的繪畫方式,他圖像中的元素,能夠真正引導我們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
透納,《坎伯蘭康尼斯頓荒山的清晨》
澎湃新聞:展覽“歷史的崇高”板塊聚焦古典繪畫對透納的影響,其中提到了提香,并追溯古希臘雕塑,對于透納月光相關作品,則提到了克洛德-約瑟夫·韋爾內、菲利普·德·盧瑟堡和約瑟夫·賴特,以及荷蘭風景畫家阿爾特·范·德·尼爾,而在“威尼斯”板塊中,他以作品致敬了卡納萊托,透納繼承了怎樣的古代傳統(tǒng)?
布魯克:我認為透納非常重要的特質在于,他與藝術史、藝術傳統(tǒng)和古典主義有著深厚的聯(lián)系。他深受像克洛德·洛蘭(ClaudeLorrain,約1600-1682年,法國巴洛克時期的風景畫家)等藝術家的影響,并常常談論他們對自己的啟發(fā),稱他們?yōu)樽顐ゴ蟮漠嫾摇?/p>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威尼斯嘆息橋、總督宮及海關大樓:正在畫畫的卡納萊托》
卡納萊托,《從威尼斯圣維奧眺望大運河》(2023年“提森博物館珍藏展”展品)
雖然后來透納逐漸偏離了他們的繪畫風格、但他從未完全背離或忽視這些前輩藝術家,并始終對傳統(tǒng)抱有極大的敬意,這也是這次展覽的核心內容之一。雖然展覽更注重探討透納對后世的影響,而非其靈感來源,但必須指出,盡管透納的繪畫代表了一次極具創(chuàng)新的轉變,但他非常注重向前輩藝術家學習,并融合了豐富的歷史和傳統(tǒng),再在此基礎上不斷向前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在當今仍具有深遠意義的藝術作品。我認為,這也是為什么他的作品能夠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原因。
展覽現(xiàn)場,透納作品《阿波羅與達芙妮的故事》
在展覽作品中,可以看到透納在主題和場景上確實與前輩有許多相同之處,比如從提香和克洛德·洛蘭那里直接汲取了靈感,但這次展覽更重視展示他如何在相似的主題和題材上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處理。
即使在“歷史的崇高”板塊中,那些作品與當時的流行風格較為接近——這也是當時人們期望看到的高雅藝術——但透納的構圖非常不同。在前輩畫家的作品中,人物往往是畫面中心,而在透納的作品人物相對較小,風景才是核心焦點。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阿波羅與巨蟒》
透納改變了風景畫的地位。在他之前,主流是圣經(jīng)或神話題材,風景畫并不被視為“高雅藝術”。然而,透納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一種轉變——雖然人物仍然存在,但它們不再是主要的主題。在展覽的其余部分,我們甚至看不到人物,完全以風景為主。
在今天看來,純粹的風景畫似乎再常見不過,但在當時,風景畫在倫敦皇家美術學院等機構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主題。透納推動了風景畫從邊緣走向藝術核心的轉變,打破了以往高雅藝術的定義。
展覽現(xiàn)場,“歷史的崇高”板塊
澎湃新聞:繼承傳統(tǒng)之外,展覽更注重現(xiàn)當代藝術家與透納的對話。比如,透納與凱蒂·帕特森、理查德·朗、埃利亞松、羅斯科等,這些源于“崇高”的對話是在何種語境下達成的?在當代藝術語境中,您如何理解和詮釋“崇高”這一概念?當代藝術家如何通過其作品與透納的“崇高”對話?
布魯克:這正是展覽所做的新嘗試,試圖將“崇高”這個概念置于當代語境中進行探討。從當下角度看,“崇高”是一個歷史性概念,甚至可以說已經(jīng)過時了。正如我們所提到的,它在十八和十九世紀非常流行,但現(xiàn)在并不是我們常用來描述當代藝術的詞匯。不過,通過這次展覽,我試圖論證,雖然今天我們不再使用“崇高”這個詞,但這并不意味著它不再是當代藝術家表現(xiàn)自然時的一個關鍵且顯著的方面。
展覽“海上風暴”板塊,透納的兩件水彩(左)與彼得·蘭永《澤諾風暴》(1958年)對話
雖然,如果你在這些當代藝術家被邀請參展之前問他們是否在創(chuàng)作時考慮過“崇高”這個概念,他們可能并不會這么說。然而,他們的藝術作品完全是在表現(xiàn)他們身處自然環(huán)境時的感受、情緒,并通過藝術讓觀眾也能體驗到這些感受,只是沒有用“崇高”這個詞罷了。這也是此次展覽中,所有藝術家以不同方式所做的事情。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展覽現(xiàn)場,圖為科妮莉亞·帕克1998年的作品《邊緣空間》
其中,理查德·朗(RichardLong)是一個很有趣的案例。他反感浪漫主義,也不喜歡他的作品被視為浪漫主義的一部分。他的創(chuàng)作注重過程,他對自然的體驗更多是關于過程,并以一種近乎“臨床”的方式記錄和展示給觀眾,這與透納非常不同,但我喜歡它們彼此挑戰(zhàn)的感覺。
將理查德·朗的作品納入展覽,意在與透納的“崇高”形成鮮明對比。透納在進入自然環(huán)境后,會用情感和想象來充實他的作品,而理查德·朗則是系統(tǒng)化、基于過程的方式創(chuàng)作。但這并不意味著理查德·朗的作品不能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的壯麗。當你看到他的“石圈”作品時,那種接近山地般的構圖依然會讓你有置身其間的感覺。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展覽現(xiàn)場,圖為理查德·朗與透納作品的對話。
展覽中的其他藝術家,比如凱蒂·帕特森,她的作品極具視覺沖擊力,帶給人一種非?!俺绺摺钡母泄袤w驗。當你站在她的作品前,那種球體集合的美感讓人心生敬畏。不過,我認為凱蒂在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時并沒有直接想到“崇高”這個詞,因為它已經(jīng)逐漸退出了人們的使用習慣。因此,我試圖通過這次展覽重新激活這個概念,讓我們以“崇高”的視角重新思考自然。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展覽現(xiàn)場,圖為凱蒂·帕特森的作品《日食》
澎湃新聞:這種對話對現(xiàn)代觀眾有什么特別的意義?您印象最為深刻的“對話”是哪一組?
布魯克:這次展覽不僅旨在將透納介紹給現(xiàn)代觀眾,同時也希望通過對話式的配對,把“崇高”這個概念重新帶入當代的語境中,使其更易于理解和聯(lián)系。
通過這種方式,現(xiàn)代觀眾可以體驗到與“崇高”相關的情感(比如敬畏、驚嘆),甚至能夠想象自己置身其中。我想,當觀眾站在埃利亞松的《你的雙重燈塔投射》裝置中,被四周環(huán)繞著光線時,可以更容易理解18世紀的“崇高”概念所傳達的感受,以及維多利亞時代的觀眾在觀賞透納的作品時可能會有的感受,只不過是在現(xiàn)代語境下。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展覽現(xiàn)場,圖為埃利亞松作品《你的雙重燈塔投射》
此外,我認為埃利亞松與透納之間也有許多共同點,我能看到埃利亞松對世界的現(xiàn)代思考方式與透納在他那個時代的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透納還在世,我相信他們會成為好友。同樣,我也喜歡透納與羅斯科的配對。羅斯科曾有一句名言說“透納從我這里學到很多東西”(在參觀了1966年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透納展覽后,羅斯科打趣說),我覺得這句話完美地概括了他們之間的關系。雖然羅斯科和透納的作品風格不同,但他們在光與色彩的處理上有著共通的理解。
展覽結尾,透納與羅斯科作品的對話。
但我個人更為喜歡的是理查德·朗與透納的對比和對話。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他們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我喜歡兩者彼此挑戰(zhàn)的感覺。我們知道理查德·朗對浪漫主義持有保留態(tài)度,所以在將理查德·朗的作品納入展覽之前,我們特地詢問了他本人的意見。他不僅同意,甚至還建議展示他在威爾士創(chuàng)作的“石圈”,因為它離透納在那里創(chuàng)作的水彩畫非常近。
雖然透納的作品對于許多人來說已經(jīng)相當熟悉,在中國,也有很多人研究透納,并對他有所了解,但這些對話挑戰(zhàn)了我們對透納的固有認知,激發(fā)現(xiàn)代觀眾以不同的角度思考透納的作品。
澎湃新聞:在2021年浦東美術館開館展“光”中,也有幾件關于透納對“光”研究的作品,透納也被稱為“光之畫家”,此次“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是否也是對于開館展的回應?
布魯克:確實如此。我也是浦東美術館開館展“光”展覽核心團隊的一員。我認為“對話透納”展覽的形成與我在泰特美術館的工作密切相關,因為泰特擁有世界上最多透納作品的收藏。在我的工作中,不可能不與透納產生深厚的聯(lián)系。不過,在我加入泰特之前,我更多關注的是當代藝術。參與“光”展覽時,我與透納及其遺產、以及他對光的研究有了密切的接觸,發(fā)現(xiàn)自己不斷在透納與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之間建立聯(lián)系。我認為,這也是這個展覽形成的原因之一,其部分靈感來自“光”展覽。
透納,《站在陽光中的天使》(2021年浦東美術館開館展“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展出作品)
“光”展覽引入了廣泛的“光”主題,而透納是其中關鍵藝術家之一。在展覽的前三個部分,透納的作品是介紹光線表現(xiàn)的開端,因為他是探索光線的先驅之一,后來的許多藝術家都從他的作品中汲取靈感。因此,這次展覽可以說是“光”的延續(xù),只不過這次我們更加專注于透納,展示他如何成為表現(xiàn)光線的大師。
透納《教學圖:透明球體的反射》(約1810)等,圖為2021年浦東美術館開館展“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展覽現(xiàn)場
澎湃新聞:作為西方古典繪畫最重要的元素“光”是如何逐漸成為透納所描繪的主角的?
透納的創(chuàng)作核心始終是光。他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展出的第一幅油畫作品《海上漁民》(未被納入此次展覽)就描繪了月光反射在水面上的景象。我認為,從第一幅油畫作品開始,光就成為了他的創(chuàng)作重點。光也是他處理每一幅畫作的關鍵。他對光的表現(xiàn)方式充滿了無盡的好奇與探索。
《海上漁民》是透納在皇家美術學院年展上展出的首幅作品(非此次展覽展品)
無論是那些直接與光相關的作品,還是一些沒有明確以光為主題的畫作中,你都能看到光的反射和折射效果。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藍色的瑞吉山,日出》
此外,他的許多作品都描繪了耀眼的太陽和月亮,尤其在展覽最后部分的自然元素繪畫中,這種表現(xiàn)尤為突出。隨著他職業(yè)生涯的深入,他越來越專注于純粹捕捉光的效果。透納對太陽的迷戀達到了如此高度,以至于據(jù)說他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是:“太陽即是上帝。”這清楚地表明了光在透納創(chuàng)作中的核心地位。
展覽現(xiàn)場,透納作品《威尼斯斯拉夫人堤岸:水上節(jié)日》
關于透納
澎湃新聞:透納出生于1775年,英國正處于格魯吉亞時代,1851年去世時,已是維多利亞女王統(tǒng)治時期。這一時期,西方世界經(jīng)歷了法國大革命、拿破侖時代、滑鐵盧戰(zhàn)爭、大英帝國的擴張和美國革命;透納本人則經(jīng)歷了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社會、政治和技術劇變。這些時代的變化給透納作品帶來怎樣的影響?
布魯克:透納的特別之處,除了繪畫風格非?,F(xiàn)代外,他對周圍世界的看法也非?,F(xiàn)代。正如你提到的,他對新技術和新工藝非常感興趣,關注政治環(huán)境,并通過他的作品對這些事物進行評論。
展覽現(xiàn)場
此次展覽中的一些作品里,你會看到他對周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思。比如,他會在畫面的背景中描繪工廠產生的煙霧,暗示他在思考未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以及環(huán)境如何發(fā)生變化。他一生中經(jīng)?;氐酵粋€地方,年復一年地目睹這些變化,特別類似在英國重要港口小鎮(zhèn)馬蓋特(Margate),他親眼見證了船只的新技術。我認為透納的煙霧描繪尤其引人注目,因為在透納的時代,人們開始了解這些變化可能對自然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那時,人們對氣候變化的了解遠不如今天,但你可以看到透納正在思考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環(huán)境。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從冰海向上望塔庫爾針峰》
透納與埃利亞松關于冰川融化作品的對話
作為一個與自然力量和奇觀如此緊密聯(lián)系的人,可以想象透納對這些變化的感受,以及他心目中那些充滿吸引力的天際線,如何隨著更多建筑物和工業(yè)化的跡象出現(xiàn)而逐漸改變。我認為這也是透納與當代的連接點之一。我們也經(jīng)歷了類似的技術變革,對于透納來說,是火車和蒸汽船的出現(xiàn);而對我們來說,是互聯(lián)網(wǎng)和手機等技術的興起。我們的生活方式,正如透納年輕時一樣,因技術的變化而徹底改變了。
包括透納在職業(yè)生涯早期時,很難前往歐洲旅行,而在他職業(yè)生涯晚期時,旅行變得更加自由和便捷。他研究環(huán)境的方式,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了很大的不同。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展覽現(xiàn)場
澎湃新聞:展覽的線索之一是透納在英國和西歐的廣泛游歷各地,并通過戶外寫生的方式記錄不同時間和各種天氣下的周圍環(huán)境。旅行和寫生對于透納的意義是什么?
布魯克:在一樓展廳循環(huán)播放著泰特美術館為浦東美術館制作的影片《乘風而行》,主題正是關于透納的旅行經(jīng)歷,我非常推薦觀看。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展覽現(xiàn)場
對透納來說,旅行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他靈感的關鍵來源之一。在此次展覽中,我們設置了威尼斯和山脈的專題展區(qū),貫穿整個展覽的,還有英國風景主題。雖然這些主題并沒有明確標注為“旅行”,但旅行確實是整個展覽中的一條關鍵線索。透納的靈感來源于他置身于自然環(huán)境中的體驗,他通過色彩研究和親身體驗這些自然場景,捕捉到場景的氛圍與情感。這種體驗是他創(chuàng)作的核心。
展覽展出的透納速寫本
泰特收藏了超過30000件透納作品,其中大部分是他的色彩研究。他每天都會畫些速寫、素描,或者記錄下自己所在之處的場景。這一創(chuàng)作過程使他能夠將自己在自然環(huán)境中體驗到的氛圍轉化為畫作。他會將這些色彩研究帶回工作室,作為對場景的視覺記錄,但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往往僅用一筆畫就捕捉到情感和氛圍。這些色彩研究不僅僅是在記錄構圖,更是在記錄感受。透納之后會將這些研究與他在那個地方的記憶和想象結合,最終創(chuàng)作出那些令人驚嘆的完成作品。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海與天空》
澎湃新聞:透納的作品描繪光線、薄霧、日出、日落、大海等景物,強調光與暗、自然力量與人類無力感,尤其是晚期作品中的抽象性和對光的表達,被視為具有現(xiàn)代性。您認為透納的哪些特質對現(xiàn)、當代藝術家最具啟發(fā)性?
布魯克:對我來說,透納的核心特質可以用“創(chuàng)新”來概括。他在多個層面上都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性,不僅在他選擇的主題上,還有他對技法的大膽嘗試。透納展現(xiàn)了一種從過去中學習、從他人經(jīng)驗中汲取靈感,同時又能夠創(chuàng)新和拓展自己視野的能力。這種品質超越了他所描繪的具體主題,對所有藝術家來說都具有普遍的意義和影響。
展覽現(xiàn)場,透納作品《迎風破浪》,約1840年
透納,《迎風破浪》(局部)
當然,雖然有點偏題,但還是想說,關于透納光線、薄霧、日出、日落、大海的描繪,一定要看原作。我在參與“光”展覽中透納作品的挑選過程中有一件《海上落日》讓我印象深刻。當時由于新冠疫情,我們只能通過線上查看作品。那時我已經(jīng)很久沒見到《海上落日》這幅畫了,但我清楚記得它在現(xiàn)實中有多么美麗。我在網(wǎng)上看它時,總覺得屏幕上的圖像完全無法展現(xiàn)出作品的真實美感。我希望那些親眼看過“光”展的觀眾,特別是看到這幅《海上落日》的人,也有同樣的感受——這是一件令人驚嘆的作品,在現(xiàn)實中觀看才能感受到它的震撼,遠非網(wǎng)絡圖片能傳達的。
透納,《海上落日》,約1840(2021年浦東美術館開館展“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展出作品)
這同樣適用于這次展覽,尤其是最后一個展區(qū)的那些充滿氛圍感的自然元素畫作。我認為這些作品在網(wǎng)絡或印刷品上很難感受到其真正的魅力。色彩、光輝感、表現(xiàn)力——這些在屏幕上無法傳達而出。盡管無論如何,親自觀看作品總是更好的體驗,例如,最后一個展區(qū)中的《波濤洶涌的大海與海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只是在屏幕上看它,可能不會覺得它有多特別,但當你在現(xiàn)實中看到它,注意到各種色彩的運用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是如此令人驚艷。再者,透納在繪畫上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性,他在創(chuàng)作中使用了許多非典型的材料和技術,這也賦予了他的畫作一種獨特的能量和質感,只有在親眼見到時才能真正理解。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波濤洶涌的大海與海豚》,約1835-1840年,布面油畫
透納,《波濤洶涌的大海與海豚》(有海豚的局部)
澎湃新聞:作為英國最重要的藝術家,透納留下了怎樣的遺產和余韻?泰特美術館作為收藏最多透納作品的機構,如何傳播和轉化透納的遺產?
布魯克:人們經(jīng)常將透納與印象派聯(lián)系起來,認為他是印象派的前驅之一。雖然法國印象派畫家并不總是直接表明他們受到透納的啟發(fā),但他們無疑見過他的作品,因為透納曾在歐洲大陸展出,他們對他的作品應該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因此,透納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肯定對印象派產生了影響。
展覽現(xiàn)場
我將透納視為一種變革的催化劑,這種變革產生了連鎖反應,并一直延續(xù)到當代的觀念藝術。他的遺產之一就是推動了從直接再現(xiàn)向更具表現(xiàn)力的藝術的轉變,與此同時,這一變化也受到了當時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攝影術的發(fā)明使得繪畫不再需要承擔直接再現(xiàn)的功能,這為繪畫的實驗性和探索性創(chuàng)造了更多空間。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在推動這種轉變,但透納無疑站在這種變革的起點上,這種影響至今仍能感受到。
泰特美術館以他名字命名的透納獎,恰好體現(xiàn)了我之前提到的“創(chuàng)新”這個詞。透納獎頒發(fā)給那些在當代藝術中做出新穎、有趣和進步性貢獻的藝術家。他們挑戰(zhàn)現(xiàn)有的狀況,促使觀眾以不同的視角思考。而這正是透納藝術的核心所在,也是他超越時代的原因。他的作品促使我們以全新的方式看待周圍的世界,激發(fā)我們思考與探索。這種挑戰(zhàn)現(xiàn)狀、引發(fā)思考的精神是透納的永恒魅力之一。
策展人伊麗莎白·布魯克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