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夜晚,暑氣漸漸散去。和平書院外,依舊是廣場舞的熱鬧與喧囂,還能聽見公園里的幾聲鳥叫與蟬鳴。和平書院內,一盞盞夜讀的明燈下,是一群埋頭讀書的人,偶爾能聽見沙沙的翻書聲與竊竊私語。
今年4月23日,上海首個位于公園里的24小時開放的圖書館——和平書院正式對外開放。和平書院位于虹口區(qū)和平公園內,和平書院綜合館、少兒館也是虹口區(qū)圖書館分館。據(jù)統(tǒng)計,近4個月來,和平書院綜合館和少兒館日均入館4503人次。其中,24小時開放的綜合館一樓,每晚8點至次日8點平均入館601人次,每晚12點至次日6點平均入館約79人次。
為期一周的2024上海書展已經(jīng)落幕,閱讀的夜燈卻不會熄滅。近日,記者蹲點和平書院,和這些選擇夜讀的人聊了聊。
“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晚8點30分,和平書院綜合館一樓,約100個位子座無虛席。連拐角的沙發(fā)上,也坐滿了人。
大部分人手上拿著書,在安靜地翻閱;有人用筆記本電腦打著字;有人在對著書做著記錄;還有人只是單純地坐著歇息。
70歲的韓老伯是這里的???,幾乎每天來報到。這會兒,他正在翻閱一本關于攝影的書。
他是一位退休醫(yī)生,10年前來上海陪女兒,成了老漂一族。韓老伯自言是位閑不下來的人?,F(xiàn)在,他白天去一家診所返聘做醫(yī)生,晚上閑暇之余,就來和平書院看書。
“我家在楊浦,走過來不超過20分鐘。以前常來和平公園散步,現(xiàn)在散步完就一頭扎進和平書院了?!表n老伯說,“我做了一輩子醫(yī)生,深感知識的重要性。不光是醫(yī)學、保健知識需要不斷更新,還需要補一些人文、心理、社科等一系列知識,它給我打開了一個觀察世界的窗口,給病人講解時也更深入人心?!?/p>
他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最近剛剛去拍了上海書展,所以又專門找來攝影的專業(yè)書籍研究。他看書的時候喜歡做筆記,一周就會記上滿滿一本。
在30歲的王靜看來,夜讀,更像是和自己的靈魂對話。
她從事貿易工作,白天工作很忙,晚上回家還要帶6歲的孩子,每天睡覺前都非常疲倦,想翻翻書也翻不動了。
今年4月,她和丈夫、孩子在和平公園游玩時,發(fā)現(xiàn)這里開出一家圖書館,一家人如獲至寶,當即就進來,并給孩子借了書。
這個離家很近的圖書館,也重新點燃了王靜的文學愛好。她和丈夫商量后決定,晚上輪流帶娃,另一個人則可以來此看書。
記者采訪時,王靜正在翻閱一本外國小說,準備看到晚上11點再回去?!耙棺x的這段時間是我難得的放空解壓時間,現(xiàn)在平均一周可以讀上一本文學書籍?;氐郊遥⒆右呀?jīng)睡著了,我也可以神清氣爽地睡覺了。”
晚9點半,有些人走了,又有些人進來。座位依舊滿員,讀者們三三兩兩地坐著。
即將升入初三的小祝還在奮筆疾書。
他的面前,攤著好幾張英語試卷,大大的書包里,裝著各科的復習資料。
小祝告訴記者,暑假一開始,自己就每天來和平書院自修。家里房子比較小,還有老人一起住,沒有這里學習環(huán)境清靜。
“最關鍵的是,這里允許我自由自在地寫作業(yè),也不需要任何消費。”小祝說,一般中午和晚上會回家吃個飯,然后繼續(xù)過來。
對于小祝來說,馬上初三了,這個暑假很重要。他希望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因此需要做系統(tǒng)性的復習。來到這里,他還看到了各色各樣的備考者,有的人年紀還挺大,也在考法律、會計等各類證書,讓他感到更有動力:“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p>
和他共用一個桌子的,是一位28歲的男子。他從事物流行業(yè),喜歡看一些法律、歷史之類的書?!拔易罱诖罅靠捶深惖臅?,如果有可能,想從事和法律有關的工作?!?/p>
不遠處,一位高校老師正在用筆記本電腦寫論文。他說:“白天雜事比較多,晚上在這里寫論文比在家效率更高?!?/p>
“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
晚11點,有些人陸陸續(xù)續(xù)走了,但八成的座位上依然有人。
這是上外賢達學院大三學生鄧耿在和平書院度過的第12個夜晚。
他是廣西人,暑假回了一趟老家以后,就來到上海找實習單位。“等找到實習單位有了工資之后,我就可以租個房子了。目前還沒有找到實習單位,也不確定暑假學校宿舍是不是還方便住,最近我晚上就在這里過夜。累了,就在桌上趴著睡一會兒?!?/p>
據(jù)鄧耿這些天的觀察,即便晚上12點之后,至少一半以上的座位上依然有人。有年輕人,也有很多中年人。
“和其他書店或者咖啡館不同,這里是公益性質的圖書館,大家都比較放松??吹接羞@么多人在這里過夜,也沒什么心理負擔了?!编嚬⒄f,“我覺得這正是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開放包容之所在?!?/p>
他在找實習單位的時候,也同時在準備考研,所以會看一些相關書籍,順便在這里找一些資料。
在這里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并不是鄧耿一個人的選擇。
虹口區(qū)圖書館館長韓曜記得,有一位讀者暫時沒找到工作,選擇每晚11點以后到和平書院,差不多待了一周。他說:“我不希望占用那些認真讀書的人的位置。晚11點以后人少了,我就進來過夜,隨便翻翻書?!?/p>
還有一些失意的中年人,待在家里覺得煩悶,也會選擇在這里伴著書香過夜。“如果不想別人認識我,又希望有人陪著我,圖書館是最好的選擇?!币晃蛔x者說。
在韓曜看來,不管他們前后經(jīng)歷了什么,至少在這一刻,他們選擇了讀書,圖書館就是歡迎的。
“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利選擇離開。”這句話是2013年,杭州圖書館館長所言。
當時,杭州圖書館已有10年不拒絕乞討人員和拾荒者免費入內,有人質疑這樣是否會影響更多讀者閱讀時,館長如是回應。
作為24小時開放的圖書館,和平書院同樣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韓曜認為,杭州圖書館館長的回答放在今天依然適用。
“圖書館的設立是以人為中心的,每個人都有免費讀書和享受免費公共資源的權利?!表n曜說,“只要他是確有讀書需求,不是帶著行李和被子夜宿圖書館的,我們都是敞開大門的。”
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圖書館除了具備文獻價值,也越來越具備空間和場所價值。
由于地處和平公園內,裝修風格時尚新穎,也使得和平書院自帶“網(wǎng)紅屬性”,成為一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圖書館。剛開始的時候,它的“熱鬧”甚至讓不少圖書管理員有點不太適應。
在上海,24小時開放的圖書館也并非和平書院一家。一年前,黃浦區(qū)圖書館就開設了市中心首家24小時城市書房,一臺24小時自助借還機,滿足讀者借閱讀書的需求;在嘉定區(qū),目前也有12家我嘉書房24小時開放,也基本采用了自助運營的方式。
那么,和平書院這樣需要人工服務的24小時圖書館管理成本是否很高?
韓曜介紹,和平書院的綜合館和少兒館由政府全額撥款,8月起由大隱書局負責運營。目前有員工近30人,基本每人每月輪到一至兩次大夜班(做一休一);因為地處24小時開放的和平公園內,除了書院本身的保安,公園里的保安巡邏也聯(lián)動負責了書院外部的安全;此外,書院里設有煮面熊等餐飲品牌,豐富其功能和體驗的同時,政府也可獲得一些租金。因此,目前的管理成本和社會效益力求達到平衡。
在她看來,和平書院最大的溢出效應就是:“有一群以前不走進圖書館的人,路過并留下了。他們可能是逛公園的人,也可能是夜跑的人,跳廣場舞的人,當初只是好奇地進來看看,現(xiàn)在主動要求辦讀者證并坐下來讀書了?!?/p>
就像一位讀者所言:深夜里那盞夜讀的燈光,最是撫慰人心,那是我們的城市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