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魚,也叫“毛魚”,是上海話,菜市場上出售的漏網(wǎng)小魚。這些小魚通常沒人吃,有心人搞來喂貓,“貓魚”的名字也就更理所應當了。
《貓魚》,是演員、導演、作家陳沖的個人回憶錄。選擇“貓魚”這個標題,陳沖必然有自己的象征意義。她在書最顯眼的地方寫下一句話:“隨著以后貓糧的出現(xiàn),它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了……”
消失的不只是貓魚,還是記憶。而陳沖的《貓魚》,就在嘗試拼接這些“漏網(wǎng)之魚”般的“記憶碎片”。
醫(yī)學世家走出的電影明星
陳沖出生于上海的一個醫(yī)學世家,祖輩和父輩出了多位成就卓著的醫(yī)學家。她的母親張安中(1933—2021)是我國著名藥理學家、神經(jīng)藥理學家,1951年考取了新中國成立后首批出國留學的資格,這也為陳沖后來去美國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在生活中,張安中是一位開明的母親。她沒有強迫女兒陳沖走從醫(yī)的道路,而是支持女兒從事自己喜歡的文藝工作。從小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陳沖喜愛讀書,學過鋼琴,也學過手風琴,經(jīng)常參加學校的話劇、音樂劇表演,在學校里小有名氣。
《貓魚》中,陳沖用了很大的篇幅回憶母親,回憶兒時。她甚至從外公和外婆的相遇開始,寫母親的成長背景,寫平江路的老房子,寫自己成名前后與母親的點點滴滴,一直寫到母親去世。陳沖說:“有時醒來,我會片刻忘記母親已經(jīng)不在,清醒過來再次震驚——確實永遠見不到她了……母親將存在于萬物中——這個想法給我?guī)戆参俊!?/p>
除了在藥理學領域的成就,張安中在藝術方面也很有才華,她喜愛讀書和音樂,品味非常好。她甚至把“傳出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理”編成一本劇本,拍攝了一部動畫片。也許陳沖日后對于電影藝術的熱愛,也是由她這里傳承而來。
1975年,上海電影制片廠到陳沖就讀的中學挑選演員,當時14歲的陳沖是學校射擊隊的主力隊員。她身上裹著一件軍大衣,褲子上落著灰塵,手里還提著一桿步槍,走路風風火火,這一形象給上影廠的老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后,陳沖就接到了上影廠發(fā)來的復試邀請并順利通過,由此進入上影廠,開始一邊培訓一邊讀書。
機會馬上就來了。1976年,謝晉導演籌拍電影《青春》,去上影廠挑選演員,陳沖得到了試鏡機會。面對一眾強有力的競爭者,陳沖的表演可以說特立獨行:她表演了一段快板,并用英文背誦了《為人民服務》?;蛟S正是她這種獨特的表演和機靈勁兒,給面試官留下了不尋常的印象,讓她最終被謝晉定為《青春》的女主角。
謝晉導演的提攜,為陳沖的電影之路打開了大門。她在《青春》中飾演啞妹,嶄露頭角。兩年后的電影《小花》,更讓陳沖一躍成為上世紀80年代的頂級流量明星,她也憑借趙小花這個角色,獲得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要知道在那時,一部優(yōu)秀電影所引發(fā)的轟動是今天難以想象的,年僅19歲的陳沖在《小花》中的表演清純自然,以超高票數(shù)斬獲影后,同時也成為百花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影后。
陳沖一夜成名,這位僅僅19歲的姑娘,并沒有被突如其來的爆紅所迷惑。她開始冷靜地思考自己的未來與方向。1981年,她選擇在自己最風光無限的時候急流勇退,赴美留學。她決定在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學習電影制作,追尋自己在好萊塢的夢想。在美國期間,陳沖自力更生,靠做兼職和獲得獎學金維持生活。
但追夢的路,往往是曲折和坎坷的。好萊塢是最典型的名利場,當時無數(shù)明星沖擊好萊塢,大都鎩羽而歸,更何況是一個剛滿20歲的小姑娘呢?
從“小花”到“末代皇后”
陳沖在好萊塢的發(fā)展非常不順利,在中國她是最頂流的明星,可是在好萊塢,“陳沖是誰?”作為亞洲人,想在好萊塢尋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角色,恐怕比登天還難。首次出演好萊塢電影時,陳沖只有一句臺詞,但她依然沒有離開。
1985年,陳沖回國過春節(jié),那一年她再次進入了全國觀眾的視野——24歲的她受邀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
1986年,她被意大利制片人迪諾·德·勞倫蒂斯在停車場發(fā)現(xiàn),受邀主演美國電影《大班》。
在美國經(jīng)歷了整整七年的低谷之后,1987年,陳沖迎來了演藝生涯的重要轉機——在中、意、英三國合拍的《末代皇帝》中飾演末代皇后婉容。這部電影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從籌備之初就被寄予了極高的期望。導演貝托魯奇懷揣著對歷史的敬意,在眾多演員中尋覓著能夠完美詮釋婉容這一復雜角色的人選。在層層篩選中,陳沖憑借著出色的表演和對角色的深入理解,脫穎而出。
最終,《末代皇帝》獲得了9項奧斯卡大獎,在全球范圍內(nèi)獲得了廣泛贊譽,也讓陳沖在國際上獲得了高度認可。
鏡頭背后的寫作者
在《貓魚》中,陳沖回憶,在拍攝《末代皇帝》時,她自己的婚姻也正瀕臨崩潰,或許是這樣的現(xiàn)實讓她產(chǎn)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與婉容深深共鳴了。
“雖然我沒有跟任何人流露,甚至連自己都還沒有清晰地意識到,但是貝托魯奇感覺到我潛意識里的這份傷心和脆弱,他只需為我的潛意識挖開一條渠道,讓它自然流淌出來……在現(xiàn)場的時候一切都渾然天成,這便是他的才華?!币苍S是貝托魯奇的“刺激”,讓陳沖意識到“導演的魔力”,從此她種下了自己做導演的種子。
1995年,陳沖出任柏林電影節(jié)評委,由于看到很多沒有意義、缺乏價值的電影,她決定自己編劇、導演。1997年,她首次執(zhí)導影片《天浴》。這一年,她已經(jīng)36歲,有著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這些都促使她想要通過電影來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和思考。另一方面,陳沖對藝術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渴望以導演的身份創(chuàng)作出具有深度和內(nèi)涵的作品,展現(xiàn)她對人性、社會等方面的獨特見解。她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從女性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一些女性在時代環(huán)境下的命運和掙扎。
從平江路的小囡囡到“小花”,再從《大班》到《末代皇帝》,最后到《天浴》《英格力士》,陳沖是演員,也是導演,其實她還是一名優(yōu)秀的作家。陳沖很小就開始發(fā)表作品了,但也許是她的影視成就太高,人們漸漸忽略了她寫作者的身份。
《貓魚》算得上陳沖作家身份的見證。導演姜文在沒看過陳沖的戲的時候,就讀過她的文章。姜文評價陳沖的文字——“不是練出來的,不是苦出來的,不是裝出來的,也不是天生麗質(zhì)那種,甚至跟她說話都不是一股勁兒。陳沖的文字源自她的感受力和審美。那股勁兒更像她的眼神兒和笑容。是笑容,不是笑聲,尤其是她肉笑皮不笑的時候?!?/p>
《貓魚》的內(nèi)容相當豐富,涵蓋了陳沖的諸多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從上海童年的老房子,到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從少女時代《小花》劇組的故事,到《末代皇帝》《太陽照常升起》等電影的銀幕背后;從祖輩的往事,到父母、哥哥等幾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歷程。
在書中,陳沖以細膩且生動的文字描繪了她的童年生活。父親會帶她去游泳,在她穿著嶄新的大紅色泳衣時將她放入深水,讓她掙扎,在緊要關頭又像老虎叼虎崽那樣把她拎出水面,使她學會了踩水。父親也會帶她在華山醫(yī)院周家花園的小湖里劃船、拍照,那時的“妹妹”會換上干凈衣服,扎個翹辮子……
書中也記錄了她感性和脆弱的一面。提到在吹肥皂泡時,肥皂泡轉瞬即逝讓陳沖的快樂里總是帶著一絲感傷;對于愛情,陳沖認為失戀的痛苦往往在于失去了愛,而不是失去了某個人?!敦堲~》以其獨特的視角、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展現(xiàn)了一個豐富而真實的陳沖,以及她所經(jīng)歷的那個時代。
陳沖筆下的“貓魚”,象征著消逝的童年,象征著本性中被遺忘或隱藏了的角落……她以“貓魚”為題,一方面是貫穿她的上?;貞洠硪环矫嬉脖磉_了個體力量雖如貓魚般渺小,但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作為作家,陳沖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語言,也不屑于去堆砌浮華的詞藻。而作為明星,陳沖并不介意觀眾、讀者闖入她的生活中,更不介意大家去結交她的家人、朋友。她筆下的《貓魚》充滿清與真,她甚至在邀請你我,去體驗、去經(jīng)歷她的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