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樂重聲”音樂會在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廣場成功舉辦。
新華社蘭州9月27日電(記者屈婷、張玉潔)壁畫、飛天、流失海外的國寶……提到敦煌,你會想到什么?如今,文物保護者和音樂人希望中國年輕人通過流行熱曲了解敦煌。
25日,敦煌莫高窟前的廣場上傳出“大唐之音”。不同的是,這一次,“大唐”多了民謠、搖滾、電子、流行等現(xiàn)代音樂元素。
夜色中的戈壁灘上,1000多名觀眾隨著音樂揮舞熒光棒,望去猶如一個獨立的、閃閃發(fā)光的“星球”。
超過1千萬人在線聆聽了這場與眾不同的跨界音樂會。后臺數(shù)據(jù)顯示,絕大多數(shù)線上觀眾都是年輕人。在滾動的彈幕上,許多網友表示期望獲得一張收錄這些“新音樂”的唱片。
1650多年前,僧人樂僔開鑿了莫高窟首個洞窟。從此,這個佛教洞窟用壁畫忠實記錄了歷史,為人們留下了中國甚至世界音樂舞蹈史上最珍貴的資料。據(jù)統(tǒng)計,莫高窟南區(qū)400多個洞窟中,一半以上都有音樂圖像。
始建于1944年的敦煌研究院,守護著這一世界文化遺產,并全方位發(fā)掘它的價值。敦煌壁畫樂器仿制和敦煌古樂新創(chuàng),是其今年工作的亮點。
“古曲新創(chuàng)”大賽獲獎選手運用樂器“塔爾”演奏作品《伎樂天》。
去年,大約170萬游客參觀了莫高窟,但大多數(shù)人對“敦煌樂”的印象還停留在第112窟反彈琵琶的伎樂飛天上。阻礙人們了解敦煌音樂的,一方面是最為珍貴的敦煌樂譜大量流失海外;一方面是樂譜猶如“天書”,演奏的樂器也要么已失傳,要么已“進化”。
61歲的趙維平是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主任。過去30年來,他致力于敦煌古樂譜破譯,“通過演繹的手法,讓現(xiàn)在的聽眾聽得懂,或者能夠理解那個時代的音樂。”
上世紀80年代末,用數(shù)字技術獲取敦煌壁畫圖像成為現(xiàn)實,高清數(shù)字影像加速了敦煌古樂“復活”。“壁畫中存在、但現(xiàn)已失傳的古樂器,比如箜篌、花瓣形阮、篳篥等,正在被復原。”敦煌研究院音樂圖像專家朱曉峰說。
如果把敦煌古樂和互聯(lián)網、數(shù)字音樂結合起來,會發(fā)生什么?今年6月,敦煌研究院、上海音樂學院和QQ音樂合作開啟了一項數(shù)字文保創(chuàng)新項目,名為“古樂重聲‘覺’計劃”。
跨界音樂會集結展示這一計劃的首批成果。描繪大唐盛景的第112窟壁畫等5幅壁畫,以及敦煌古樂譜《敦煌廿詠》,成為靈感源泉。音樂會上呈現(xiàn)的13首作品,是由評委會從全國各大音樂學院或獨立音樂人提交的大量作品中甄選出的。
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坦陳,這是敦煌文化保護和傳承項目“最為大膽”的創(chuàng)新之一,是“敦煌研究院建院70多年來一次重要的嘗試”。
現(xiàn)場最“閃耀”的明星是音樂唱作人——龔琳娜和老鑼夫婦。這對音樂伉儷因為創(chuàng)演過“神曲”《忐忑》而在中國廣為人知。
此次,兩人唱作的《月下飛天鏡》來自表現(xiàn)敦煌的兩首著名詩詞。手風琴和古箏的“混搭”,伴隨著時而清晰時而空靈的哼唱,將觀眾帶入“飛天伎樂,望之云表”的幻境。
在敦煌旅游的“80后”鄭曉文幸運地得到了音樂會門票。他最感震撼的是一個民謠樂隊演繹的《自在天》。“聽得我熱血沸騰,沒想到敦煌古樂和現(xiàn)代音樂結合在一起,可以這么美。”他說。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群副總裁侯德洋說:“通過互聯(lián)網和音樂等泛娛樂手段,可以助力敦煌音樂文化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在年輕人中產生更大影響力。”
但王旭東也有顧慮。“我們是真心實意地搞文創(chuàng),想把敦煌文化開放給全社會。”他說,敦煌文化的二次傳播應該是“貼金”,而不是“貼牌”。
趙維平和朱曉峰是這次“古樂重聲”計劃的出題人。他們指出,“尊重歷史、實事求是”是敦煌古樂創(chuàng)編過程中必須堅持的原則,“新藝術的介入不可避免,但藝術想象必須合理。”
侯德洋說,當敦煌變得年輕,音樂也不止是“復古”。“作為絲路重鎮(zhèn),敦煌自古就是東西方、多民族文化薈萃之地,數(shù)字時代的敦煌也將創(chuàng)造下一個千年的文化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