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6日電影《生門》上映盛譽空前,上周四同名劇集紀錄片登陸東方衛(wèi)視,觀眾的反響依然熱烈,首播收視率便拿下了52城同時段第2位的好成績。了卻了電影精簡洗練、篇幅有限的遺憾,周播的電視劇集淋漓盡致地陳現(xiàn)了更多生命誕生的影像日記和感人故事。
在第一集中,命懸一線的神秘產婦劉麗最終在警察的見證下獲得了及時的救助;術中兩次心跳驟停的夏錦菊堪堪與死神擦肩而過;婦產科男醫(yī)生董良波在生日的當天迎來了女兒的誕生……《生門》首集用簡白而真實的記錄將生命的殘酷與溫情娓娓道來。而在今晚播出的第二集中,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的婦產科依然還在上演著生死時速,李家福和他的團隊就像是恪盡職守的守“門”人,繼續(xù)守衛(wèi)著無數(shù)對母子的生命。
經濟困難遭遇復雜孕產 死神面前如何艱難反轉
和電影版一樣,第二集一開始,導演就用鏡頭記錄了一個“真實到令人坐立不安”的故事——陳小鳳的故事。
從麻城市轉來的陳小鳳本身就是一個罹患糖尿病的高齡產婦,她孱弱的身體中孕育著兩個更加脆弱的生命,雪上加霜的是兩個孩子還是兇險的中央型前置胎盤。生命岌岌可危,而捉襟見肘的窘境更是直接將她和兩個未出世的孩子推向了命運的絕境……
不慎錯過的醫(yī)療保險,復雜遲緩的農村信貸,數(shù)額不菲的救治費用……生與死那么近,這場與時間的暗戰(zhàn),陳小鳳能否在死神面前艱難轉身,還不知曉性別的雙胞胎能否無恙安然,生死瞬間迫不得已時保大還是保小,孩子若是降生了又該何去何從,陳小鳳的丈夫會怎樣回答這些沉甸甸的叩問呢?
醫(yī)患沖突在所難免 矛盾的出路怎么選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chuàng)造了媽媽。即使到了做媽媽的年齡,母親仍然是一個最溫暖的守護者,在第二集中,《生門》就記錄了這樣兩對母女。
年過半百的媽媽陪懷孕28周的女兒韓月到中南醫(yī)院婦產科做引產手術,危在旦夕的急診科病人突如其來,千鈞一發(fā)之際,大量的醫(yī)療資源緊急傾斜,韓月的母親因不滿護士對女兒的怠慢,在醫(yī)院里與醫(yī)生劍拔弩張地據(jù)理力爭,自覺無過的護士也寸步不讓。一時間矛盾愈演愈烈。
同病房的另一位產婦沒有被記錄姓名,而她的母親卻因為首次進產房的她潸然而淚,緊張得戰(zhàn)栗不安,不問孩子的性別,只求她能平安。
生命因繁衍得以延續(xù),而蕓蕓眾生中每個生命的誕生都糾結著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的彼此作用。產房的方寸之地更是映射出直觀的人性,情感與理智的對決,醫(yī)療資源的緊張,醫(yī)患雙方的訴求和無奈,制度與人情是否可以最終和解,只有經歷過的韓月母女才會懂其中的滋味。
母親的性命相賭才換來孩子的誕生,說母子的關系都是過命的交情一點都不為過。去年看過《生門》后不少影迷調侃,這部電影堪稱“挑戰(zhàn)中國女性生育欲望的杰作”。闊別一年,當年的影迷不少人已經做了母親。血色凝重中流動著脈脈溫情,直戳人心的痛感中有血脈相傳的溫熱,《生門》有不乏生猛的鏡頭語言,但其中也承載著積極陽光的正能量!
第一集近乎白描的震撼紀實,生死焦灼的緊張拉鋸讓不少觀眾從此“入坑”。本周,“要命”的病情實錄還在繼續(xù),“拆彈專家”李家福仍將面對一個個新的挑戰(zhàn),讓我們和他一起直面這些挑戰(zhàn)!
敬畏紀錄片所蘊含的真實的力量,從急救紀實真人秀《急診室故事》、醫(yī)療深度紀實片《人世間》到聚焦孕產的《生門》,東方衛(wèi)視儼然形成了一條具有東方特色的“紀實帶”。這些高口碑的醫(yī)療題材紀錄片,用一個個真實的鏡頭構建了醫(yī)療類紀錄片的矩陣,東方衛(wèi)視深厚的人文關懷和對于生命的敬畏必將引領時代風氣。
大型劇集紀錄片《生門》由陳為軍導演,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fā)展中心、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文化推廣平臺擔任指導單位,每周四晚22點震撼播出,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