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回憶闖世界,2013年的武大櫻花只要300元!帶不走黃燦燦,帶走武大櫻花!”武漢大學校園內(nèi),一位畢業(yè)生“攤主”正向過往的同學熱情地吆喝自己的“?;?rdquo;生意。此舉吸引了大批學子的圍觀搶購,現(xiàn)場人氣爆棚。(7月11日中國新聞網(wǎng))
又到一年畢業(yè)季,不少學子紛紛奔忙于校內(nèi)舉辦的“閑魚畢業(yè)賣場”,低價兜售自己帶不走的書本筆記與生活用品,然而在眾多的“閑魚”攤位中,一位竭力吆喝“賣武大?;?rdquo;的攤主格外引人注意,因為他所售賣的并非任何私人物品、貼己之物,而是一枚枚被裱在相框里經(jīng)壓干脫水處理的“櫻花標本”。客觀而言,兜售“校花”,這樣的舉動看起來確實有些荒誕離奇、太過奇葩,除了給人以形式上的浮夸之感外,還存在作秀吸睛之嫌,然而,在筆者看來,不管是對賣花的還是買花的,“?;?rdquo;都是追憶青春最好的紀念方式,買賣“校花”都是一種“致青春”。
畢業(yè)在即,每年這個時候,大學校園總是充斥著各種復雜的情愫,有激動也有遺憾,有希望也有傷感,同窗四年,各奔東西、各謀前程,興奮之余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也許是為曾經(jīng)虛度光陰而悔恨,也許是對逝去的青春時光而哀嘆。對畢業(yè)生們來說,離開校園,步入社會,接踵而來的是紛繁復雜的職場關系、日益沉重的生存壓力,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可能處于一種疲于奔命、精力透支的高壓狀態(tài),就連自身都自顧不暇,又談何回首來路、追憶過往?而現(xiàn)在一枚枚被風干的“校花標本”,對那些一味埋頭“趕路”的職場人來說,未嘗不是一個承載青春記憶的載體與契機,通過它,可以彌補當事人的某種“青春遺憾”,可以勾起一群人的集體記憶,還可以支撐起所有畢業(yè)生“校園尋根”的希望與夢想,這在日趨物質與功利的社會價值取向中,可能顯得更為難得與可貴。
我們不得不承認,短短幾個小時,“?;吮?rdquo;就引來了學子的強烈圍觀與高達五位數(shù)的進賬收入,這足以說明當事攤主敏銳的商業(yè)嗅覺與市場洞察力,但這并不代表公眾就可隨意給那些掏錢買花的學子扣上“人傻錢多”的帽子。他們之所以敢于“出手”甘愿為一枚“?;吮?rdquo;買單,其實是在為心底的那份校園情懷、青春情懷買單。隨著時間的推移,離校越久,心底對母校的那份眷念之情就會愈發(fā)地強烈,承載校園記憶與青春美好的物件也會顯得愈發(fā)地珍貴,而“校花標本”就是這樣一種“致青春”的物件。
當然,不論銷售業(yè)績?nèi)绾?,對學子而言,“?;吮?rdquo;的價值與意義都是值得肯定、值得珍視的。對公眾來說,“?;吮?rdquo;在給予我們溫暖與感動的同時,無疑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提醒世人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適當放慢腳步,勿忘初心、勿忘自省、重致青春,方得始終,給予自己一次自我審視與重新出發(fā)的契機也未嘗不可。(楊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