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內蒙古擁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和草原,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tài)功能區(qū)。也正因如此,內蒙古的生態(tài)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內蒙古各族群眾生存和發(fā)展,也關系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tài)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態(tài)保護舉措,生態(tài)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建設情況如何?我們來連線正在大草原上采訪的總臺記者修治國。
秋風送爽草原如畫似錦
巴音昌呼格草原位于內蒙古西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眼下雖然是中秋時節(jié),氣溫轉涼,但是巴音昌呼格草原依然綠草如茵。
內蒙古大草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詩與遠方”。今年,內蒙古夏季旅游非?;鸨?,巴音昌呼格草原接待游客300多萬人次。四面八方的游客來到這里賞生態(tài)美景、品特色美食,體驗獨特民俗,讓忙綠和疲憊的心靈在美麗的山水間得以放松。
“歌海舞鄉(xiāng)”金秋草原暢享快樂時光
內蒙古也被稱為“歌的海洋、舞的故鄉(xiāng)”。今天的直播現場就分外熱鬧,整個草原像歡樂的海洋。今天也是烏蘭牧騎下鄉(xiāng)表演的日子,此時此刻,隊員們和當地的牧民朋友們一起,為遠道而來的游客奉獻一場地道的民族歌舞。
現在正在進行的斗舞環(huán)節(jié),烏蘭牧騎隊員和牧民群眾分成了兩個小隊,他們根據現場的音樂即興創(chuàng)作舞蹈,哪個隊跳的好,贏得的掌聲多,哪個小隊就獲得最終的勝利。雖然一個隊來自專業(yè)團體,另一隊是業(yè)余的牧民們,但在草原上,人人都會歌舞,整個斗舞環(huán)節(jié)是跌宕起伏,充滿玄機。蒙古族舞蹈粗獷豪放,動作大開大合,既有雄鷹展翅、駿馬奔騰這樣的傳統(tǒng)狩獵、游牧特色,也有像擠奶舞這樣來自于日常生活的藝術。
科學生態(tài)修復草原煥新顏
這里除了有美麗的生態(tài)、動人的歌舞,也處處彰顯著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累累碩果。通過鏡頭可以看到,記者對面的草原有很多噴淋裝置在給草原澆水。這是為什么?因為這片草原是剛剛經過修復。從展示的照片可以看出,幾年前的巴音昌呼格草原沙化嚴重,遠處的群山是綠的,但是近處的草原卻是枯黃一片。巴音昌呼格草原屬于溫性荒漠草原,草原植被系統(tǒng)比較脆弱,加上之前過度放牧等人為因素的干擾,草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為了保護草原,當地于2012年開始實施全面禁牧,同時對退化草原實施系統(tǒng)修復。
目前,修復后巴音昌呼格草原草群蓋度由原來的不足25%提高到了70%,干草產量提高了30%以上。面對草原生態(tài)的逐步轉好,許多牧民也在草原周邊蓋起蒙古包,搞起“牧家樂”。
來到草原怎么能不品嘗美食呢?今天,熱情大方的牧民老鄉(xiāng)也是特意準備了一桌子美食。你看,這里有奶茶、手把羊肉、各種各樣的奶食品。金秋9月,內蒙古的美景沒有結束:內蒙古東北部的大森林正披上五彩斑斕的彩妝;西部的額濟納旗,千年的胡楊林正在由綠轉黃。歡迎來到內蒙古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