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后的文化宮大劇院高度還原了1956年剛建成時的歷史風貌。(攝于1月18日)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我們按照建筑考古的要求,一層層輕輕挖,果然在大田灣體育場主席臺下方挖出一個司令臺?!?月18日,大田灣體育場保護修繕設計總負責人胡斌向重慶日報記者透露。
2022年12月30日,經(jīng)過兩年多精心建設,大田灣—賀龍廣場—文化宮片區(qū)保護提升工程正式對外開放,許多市民感覺“既煥然一新,又似曾相識”。
為何會有這樣的感覺?“玄機就藏在細節(jié)里?!笔幸?guī)劃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張睿說。18日,重慶日報記者跟隨設計師們來到現(xiàn)場,為讀者獨家揭秘那些細節(jié)背后的玄機。
為還原1956年模樣“掘地三尺”
“大多數(shù)重慶市民熟悉的大田灣體育場,其實并不是1956年剛建成時的樣子?!焙笳f,大田灣體育場1951年由賀龍主持修建,1956年3月開放投用后,主席臺進行了多次修繕。
上世紀六十年代,主席臺上方增加了鋼雨棚;1978年,主席臺又從原來的一層變?yōu)閮蓪?;上世紀九十年代,主席臺增加了更大的雨棚,“所以,很多市民記憶里的大田灣體育場,其實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模樣?!?/p>
大田灣體育場的設計者,是原重慶設計院院長尹淮。為了還原1956年建成時的模樣,胡斌和團隊找到尹淮的兒女,幸運地拿到了尹淮的設計手稿。
認真研究手稿后,胡斌發(fā)現(xiàn),在當時的建筑中,主席臺下方還有一個司令臺,是一座形似亭子的小建筑。
但兩年多前,胡斌卻在現(xiàn)場找不到司令臺的一絲痕跡。司令臺去哪里了?
為此,胡斌和團隊按照考古的方法,對現(xiàn)場進行挖掘。隨著一層層填土被挖開,埋在地下的司令臺果然被挖了出來,只是已經(jīng)坍塌,破損厲害。
原來,在上世紀的多次修繕中,人們?yōu)榱嗽黾涌磁_面積,就用土把司令臺埋了起來,填成一個斜面,在上面增加了數(shù)十個座位。因此,現(xiàn)在幾乎無人知道大田灣體育場還有個司令臺。
如今,司令臺按照原貌修繕完畢,主席臺正面也恢復了1956年建成時的模樣,側面、背面則保留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風貌?!斑@樣的保留,也是記錄歷史?!焙笳f。
失傳的“斬假石”工藝,如何還原
重慶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建成于1952年,其中心建筑——大劇院,曾是重慶建筑的重要代表。在此次保護修繕中,大劇院的還原尤為重要。
然而,設計團隊遭遇了難題。
“大劇院門口的6根立柱,用哪種材料、工藝,原設計圖紙上沒有標注?!笔幸?guī)劃自然資源局文化風貌處負責人告訴記者,6根立柱經(jīng)過多次涂裝后,已經(jīng)看不見原貌。為此,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找到當時的設計圖。圖紙上,大劇院的其他地方都有標注,唯獨門口的6根大立柱是空白。
怎么辦?
市規(guī)劃自然資源局多次召集專家討論。大家分析后認為,6根大立柱的位置突出,工藝應該更高檔,“斬假石”工藝更合適。所謂“斬假石”,又稱剁斧石,是一種人造石料,即將摻入石子等原料的水泥砂漿涂抹在建筑物表面,等到快硬化的時候,人工用斧頭在石材表面斬鑿,使石材呈現(xiàn)出紋路,顯得更加細膩和立體。
然而,現(xiàn)在的工人基本上沒有見過“斬假石”工藝,沒有人會做。這下又怎么辦?
重慶市設計院有限公司研創(chuàng)中心副主任余水告訴記者,他們先找了很多工人現(xiàn)場做,不僅動作慢、效率低,做出來的也不是當年的樣子。于是,他們想到,何不用現(xiàn)代工藝還原?
施工單位找到一家裝配式建筑廠,他們將混凝土和彩色小石子混合,表面用鋼刷刷出紋路,模仿“斬假石”。每做出一片“斬假石”樣板,就進行現(xiàn)場比對,請專家研判。
2022年盛夏,經(jīng)過7次修改后,“斬假石”終于確定了顏色和材質(zhì)。一片片石材用龍骨固定在立柱上,比使用涂料更加穩(wěn)固、耐久?!叭缃竦奈幕瘜m大劇院,高度還原了1952年剛建成的歷史風貌?!庇嗨牢康卣f。
灰色座椅方案以一票優(yōu)勢勝出
細心的市民也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大田灣體育場看臺上的3萬多個座椅,全部為統(tǒng)一的灰色。這樣的色調(diào),在全球體育場中也十分罕見。
“體育場主要用于運動、賽事,座椅一般都是彩色的?!焙蟾嬖V記者,許多體育場還會通過不同顏色的座椅來進行分區(qū)。
那為什么大田灣體育場要用灰色座椅?“因為大田灣不僅是一個體育場,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建筑?!焙笳f,“新中國成立之初物資緊缺,修建大田灣體育場時,使用了當時最高檔的材料——鋼筋、混凝土。因此,大田灣體育場的‘底色’就是樸素的水泥灰色?!?/p>
為了慎重地決定座椅顏色,市規(guī)劃自然資源局特地牽頭組織投票。會上,該局邀請了5位重慶市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和專家進行投票選擇。最終,灰色座椅方案以一票的優(yōu)勢勝出。
“大家覺得,座椅采用灰色,可以更好地與建筑融為一體?!焙蠓Q。
裝飾帶的紅色,也有歷史淵源
除了座椅,大田灣—賀龍廣場—文化宮片區(qū)的每一種顏色運用,其實都很考究。
連通文化宮和大田灣之間的勞動大道,是這一區(qū)域的中軸線。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勞動大道的地面兩側,分別有兩條紅色的裝飾帶,從文化宮的天橋上一直延伸到大田灣體育場門口。
“裝飾帶的紅色,也有歷史淵源?!焙笳f,這種紅色并不常見,但非常端莊大氣。它的來源正是人民大禮堂的紅墻。
除了紅色,四周大樹的綠色也引人注目。在文化宮大劇院前的廣場上,有兩棵只露出樹冠的大樹。走近看,記者發(fā)現(xiàn),這兩棵樹的樹干竟然“藏”在廣場地面下。
“廣場地下修建了停車庫,為了保護大樹,我們?yōu)檫@兩棵樹修了兩個天井,讓它們在原地繼續(xù)生長?!毕嚓P施工單位負責人說,為了避讓古樹,文化宮地下車庫的形狀從方正變成了異形。作為片區(qū)中軸線的勞動大道,也留出肉眼難以察覺的“弧度”,為道旁的古樹讓出空間。通過以上方式,共保護了近百棵古樹。
“古樹也是城市記憶的一部分?!笔幸?guī)劃自然資源局文化風貌處負責人說,“希望市民在漫步游覽中,感受到重慶的歷史風貌,銘記新中國建立之初的寶貴城市記憶?!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