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既是科學家,也是思想家,尤其是晚年耗時20余年構建起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地位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出重要貢獻。他的成就與家學、師承、時代等因素密不可分,同時也與其掌握治學方法緊密相聯(lián)。今天,我們一起來感悟錢學森研究、治學、做人的大家風范。
踐行終身閱讀
錢學森自幼樹立讀書救國的志向,并終其一生。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收藏的近2萬冊藏書是他踐行終身閱讀積累的“物質(zhì)財富”,展示出一個科學家和思想家的閱讀歷程。從整體上看,早年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類為主,晚年以人文社會科學類為主,其中又以馬克思主義類居多。這反映了錢學森思想經(jīng)由科學技術轉向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過程。這些藏書絕大部分是國內(nèi)外公開出版的普通圖書刊物,表明藏書目的在于“讀”,而非“藏”。當然他不可能詳細閱讀每本藏書,而是妥善處理精讀與泛讀的關系。他介紹讀書“奧秘”時說:“當你已經(jīng)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又會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作指導,你看書就會很快。人家的東西,一翻就知道它講什么了,能夠較快地看到他有什么實際的成功和哪些不足?!辈粚幬ㄊ牵麍猿峙c時俱進,黨的理論刊物《紅旗》雜志從1958年創(chuàng)刊號,到后來改名為《求是》雜志,每期必讀;同時,他還長期自費訂閱《新華文摘》《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等??梢哉f,這些馬克思主義著述猶如“承重墻”支撐起錢學森的思想大廈。
收集剪報資料
治學前提條件是要有豐富材料,沒有材料,好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錢學森收集材料有絕招,即剪報。他在交通大學讀書時便養(yǎng)成讀報習慣,留美期間收集航空航天和原子能方面的剪報1700余份,并裝訂成冊。1955年至1970年代因投身于國防科研事業(yè)而無暇讀報,1980年代初退居二線后每日必看《人民日報》《經(jīng)濟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解放軍報》《北京日報》《參考消息》《經(jīng)濟參考報》;當讀到感興趣的內(nèi)容便會親自剪裁粘貼。筆者統(tǒng)計,錢學森晚年收集的剪報資料共計19000余份,平均每天制作3份;同時他還按照相應主題將這些剪報分類裝在632個資料袋并標注主題詞,如“現(xiàn)代中國的第三次社會革命”“教育革命”“文化問題”等。不難發(fā)現(xiàn),錢學森關注的都是主流報紙,是國家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軍事、外交等宏觀政策的風向標。這些剪報資料猶如“私人數(shù)據(jù)庫”,以備隨時查找。更重要的是,通過收集剪報可以分析新聞背后蘊含的豐富信息。
堅持讀書札記
當下已經(jīng)進入信息社會,微閱讀流行;但這種閱讀有些流于表面,而忽略內(nèi)容。錢學森治學過程中堅持讀書札記的方法值得借鑒。錢學森讀書時喜歡手握鉛筆,以便隨時寫下“即時體會”,包括眉批、首批、旁批、側批、夾批,亦有圈點、劃橫線等。他的札記言簡意賅,內(nèi)容主要包括感想、心得、疑問、見解,亦有表示贊賞或批評的語言。例如他在一份剪報批注中寫道:“社會主義中國要吸取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的精華以創(chuàng)建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現(xiàn)代中國文化!”細讀錢學森晚年發(fā)表的論文或言論會發(fā)現(xiàn),其中不少觀點都能在札記中找到。實際上,很多大家諸如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等都有做讀書札記的習慣。讀書札記是一種高效的閱讀方式,可以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三位一體,且能夠與著作者進行深度“心靈對話”。這些讀書札記猶如“源代碼”對錢學森思想起到激活作用,并經(jīng)過自我凝練后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觀點。這種立體式的治學方法對有志于以學術為志業(yè)的青年學者來說值得參照。
注重學術通信
宋朝陸佃曾言:“問學必有師,講習必有友”,即治學須與師友求教探討;因為個人見識總是有限,不可能窮盡所有。錢學森治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術交流,并且特別注重通過學術通信切磋學問。筆者系統(tǒng)地梳理過散落于各處的錢學森書信,共計5631封,且通信對象多達300余人,其中諸如于景元、戴汝為、錢學敏、孫凱飛等人的通信多達百余封。從通信對象身份看,具有明顯的“跨學科”和“跨年齡”特征,甚至有通信對象與錢學森素未謀面,但通過書信彼此可平等和坦誠地交流。在通信過程中,錢學森提出的觀點、思想和見解動態(tài)地反映了他思考問題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他在反復思索中不斷邁向?qū)W術真理。在某種程度上,一部錢學森書信史就是錢學森思想史的發(fā)展過程;他通過書信與學術界學人保持長期交往,跟蹤前沿、吸收觀點、推陳出新。正如恩格斯所言:“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p>
講學中央黨校
1970年代后期,中央黨校復校后邀請黨和國家領導人、知名專家學者到黨校講學,一方面介紹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另一方面介紹世界科學技術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以幫助黨校學員擴大視野和提升思維決策能力。錢學森接受中央黨校聘任擔任名譽教授,并于1977年至1989年做過9次專題講學。他每次講學前都認真?zhèn)湔n、詳列提綱,且在講課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問,開展互動式教學??v觀錢學森9次講課主題,主要包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新技術革命、產(chǎn)業(yè)革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領導決策科學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等。中央黨校講學奠定了錢學森晚年思想體系的基本輪廓,特別是其建立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就形成于中央黨校講學之際。錢學森通過講學既將世界科學技術發(fā)展前沿知識教授給學員,同時也促使自己系統(tǒng)地思考中國社會主義的未來與發(fā)展問題,可謂教學相長。
掌握有效治學方法是錢學森成才的重要因素,值得后人借鑒。但更重要的是,錢學森始終懷揣讀書報國的信念,“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fā)展同向同行”。這對當下學者治學同樣具有深刻的啟示價值,在掌握方法時更應像錢學森那樣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樹立牢固的家國情懷,建功立業(yè)新時代。
編輯: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