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2020|亚洲欧美精品专区极品|欧美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ul id="6km0w"><bdo id="6km0w"></bdo></ul><ul id="6km0w"><samp id="6km0w"></samp></ul>
<blockquote id="6km0w"><dfn id="6km0w"></dfn></blockquote>

  • <td id="6km0w"></td>
  • 好人好兵張光付: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
    2018-07-17 21:09: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wǎng)
      張光付:在平凡的崗位上彰顯人生價值。剪輯:綦智鵬

    武警遼寧省總隊撫順支隊執(zhí)勤二大隊執(zhí)勤五中隊一排排長張光付點贊“奮斗新時代 出彩新青年”。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劉尚君攝

    作為一名軍人,他踏實努力、刻苦鉆研,是擁有過硬軍事素質(zhì)的特戰(zhàn)尖兵和本職崗位上的“多面手”。作為一個“大寫的人”,他相助鰥寡老人、解囊貧困學子、勇救落水兒童、撲救麥田大火……十幾年如一日地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雷鋒精神,彰顯新時代軍人的擔當和卓越風采。

    面對褒獎或質(zhì)疑,他始終風淡云輕:“我做的這些,都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只是看不得別人有難處”,“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雷鋒精神,我要堅持自己的初心,當好雷鋒精神的傳人、雷鋒精神的種子”。

      手握鋤頭的軍事尖兵

    和許多男孩子一樣,現(xiàn)任武警遼寧省總隊撫順支隊執(zhí)勤二大隊執(zhí)勤五中隊一排排長的張光付,從小就對軍隊十分向往。十八歲那年,他從家鄉(xiāng)鄧州入伍,如愿成為一名士兵。

    不拋棄、不放棄——從入伍的第一天開始,張光付就把這句話當作了自己的人生信條。在軍中,除了完成每日常規(guī)的訓練任務(wù)之外,他常常給自己加練。

    每天比別人多跑五公里,每個戰(zhàn)術(shù)動作比別人多練兩三遍,就連午休時間,他也主動跑到操場上訓練:100次俯臥撐、100次仰臥起坐、100次推磚、跑步、單雙杠……

    東北的嚴冬,天氣酷寒,地面冷硬,訓練戰(zhàn)術(shù)時,無數(shù)次的匍匐前進,他的膝蓋、手肘和腿都磨破了,但從未想過放棄。

    張光付(前排左一)在訓練中。通訊員 裴曉偉攝

    日復一日的不懈努力讓張光付擁有了良好的軍事素質(zhì)。重裝十公斤的五公里越野,他只用十幾分鐘就能跑完全程,比其他戰(zhàn)士平均快五分鐘以上;和戰(zhàn)友一起代表支隊參加總隊搏擊大比武時,獲得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

    作為單兵素質(zhì)在全支隊都數(shù)一數(shù)二的訓練尖兵,他在2007年升為士官,隨后擔任特勤排副班長。

    就在剛剛轉(zhuǎn)改為士官不久,張光付由機動中隊調(diào)到生產(chǎn)中隊。從訓練一線到種菜、養(yǎng)豬,張光付坦言,自己心里當時不是沒有落差的,但他并沒有因此抱怨或氣餒:“領(lǐng)導既然這么信任我,給我安排這個任務(wù),我一定要把這項工作給完成好”。

    面對幾乎從未接觸過的領(lǐng)域,他從零開始學起,不僅掌握了種養(yǎng)殖技術(shù),把100多畝農(nóng)田、果園、菜地,4畝魚塘和豬、羊、雞、鴨等大量家禽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成為了個中能手,就連許多駐地的群眾都慕名前來請教種養(yǎng)技術(shù)。

    張光付(右)在照顧生產(chǎn)中隊的蔬菜大棚。通訊員 裴曉偉攝

    在生產(chǎn)中隊近三年的時間里,張光付從未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中隊里沒有訓練器材,他就自費購買沙袋、拳擊手套等器材,自學電焊制作單雙杠。每天結(jié)束本職工作后,他都要訓練上幾個小時。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底,全支隊選拔新訓骨干,張光付憑借過硬的軍事素質(zhì)和豐富的帶兵經(jīng)驗脫穎而出,被選調(diào)為新訓班長,隨后重新回到機動中隊,從此以后還多了個“許三多”的名號。

    秉持著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所有人證明,即使手握鋤頭,他也依然是一名出色的軍人。

      新時代的“雷鋒傳人”

    上世紀七十年代,出于南水北調(diào)工程建設(shè)需要,張光付的祖父帶著一家人從湖北丹江口遷移到現(xiàn)居地河南鄧州。由于水土不服,祖父和祖母開始患病,然而孩子們又都年幼,家境十分困難。

    在這種艱難的狀況下,當?shù)氐泥l(xiāng)親們不僅熱心地幫助他們搭建房屋,還在自己缺衣少食的情況下給他們送米送面,接濟吃食。

    鄉(xiāng)親們無私的幫助不僅讓他們渡過了難關(guān),也讓這一家人常懷感恩之心。“從小家里人就教導我長大后一定要走正道、做好人,回報以前幫助過我們的人、回報社會”,在這種言傳身教下長大的張光付自小就有意識地去幫助他人,養(yǎng)成了助人為樂的品格。

    十歲那年,在河邊捉魚的張光付看到村民韓耀先一家人冒著雨在地里拔花生,趕緊叫上七八個小伙伴一起幫忙,從中午12點多一直到天黑,終于拔完了地里所有的花生。雖然又臟又累,但張光付卻感到十分高興。

    張光付(右)幫助村民在地里勞作。通訊員 裴曉偉攝

    從小在擁有“中國雷鋒第一城”之稱的鄧州成長,18歲又開始到“雷鋒第二故鄉(xiāng)”——遼寧撫順從軍,張光付說,自己與雷鋒有緣,“雷鋒是個兵,我也是個兵,我就是要做像雷鋒那樣的好兵”。

    張光付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軍13年來,他始終把“雷鋒精神”作為道德品行、做人做事的坐標航向和價值追求。

    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孤寡老人申家福,幫扶患有腦血栓的特困戶霍家林,資助家境困難的大學生韓志……從寒門學子到孤寡老人,從困難群眾到殘病人士,多年來,張光付用自己無悔的付出,為無數(shù)人帶去了愛的溫暖。

    張光付(左)看望困難群眾。通訊員 裴曉偉攝

    不僅幫助身邊的人,張光付走到哪里都把愛心帶到哪里。回鄉(xiāng)探親時恰遇麥田失火的他沖進火海,幫助撲滅大火、轉(zhuǎn)移群眾;路遇落水兒童,他毫不猶豫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將人救出;雅安、魯?shù)榈鹊匕l(fā)生地震后,他第一時間向災(zāi)區(qū)捐款捐物,并利用暑假時間深入雅安災(zāi)區(qū)困難群眾家中走訪慰問,將十多個孩子列為長期幫扶對象;在電視上看到貴州省某小學留守兒童的貧困生活后,他以“普通士兵”的名義匯款資助;在武警北京警官學院學習時,他利用休息時間義務(wù)為戰(zhàn)友補鞋2600余雙……

    十多年來,張光付的愛心足跡遍布20多個省市,幫助群眾及官兵1600余人,捐款30萬余元。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他幾乎把所有的津貼都用在了幫扶對象身上,至今仍精準幫扶9戶特困家庭、21名困難學子,每月雷打不動地捐出善款4000元。

    張光付(中)和孩子們在一起。通訊員 裴曉偉攝

    在張光付的感召和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學雷鋒、做好事的隊伍中。2013年,戰(zhàn)友們以其名字命名,成立了“光付之光愛心團隊”,目前已有500多人加入其中,與他一起奉獻愛心、傳遞溫暖。

    “我覺得雷鋒精神是一種大愛精神,是我們的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一種精神,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效仿和學習的一種精神?!睆埞飧墩f,“作為新時代的官兵,一定要擔負起強國使命。我會繼續(xù)走好今后的每一步,努力成為一名無愧于新時代的優(yōu)秀青年,在平凡的崗位上彰顯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不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葉婉瑩)

    責編:劉思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