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
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文明的源頭,
點燃了中華文明的最初可能,
勾勒出中華文化的最初模樣。
在距今約5500年的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內(nèi),
發(fā)現(xiàn)了中國迄今最早的史前神殿女神廟。
廟內(nèi)出土的女神頭像,
面容完好、儀態(tài)高貴。
神廟不遠處的積石冢內(nèi),
墓葬規(guī)格高低不同,
體現(xiàn)出等級差異。
這些特征,
向人們展示了文明社會的曙光。
距今5100—4500年,
興起于長江下游的“良渚古國”蔚為壯觀。
作為這一地區(qū)進入文明社會的代表,
我們看到了規(guī)模宏大的良渚古城。
墓葬中出土的精美玉器,
折射出貴族階層的權勢與審美。
重達2噸的炭化稻米遺跡,
印證了良渚社會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
這個時候,
中華文明進入發(fā)展的快車道。
黃河、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qū),
相繼跨過文明的門檻,
進入“古國時代”。
在長江中游,
以石家河城址為代表的城址群快速崛起。
在黃河流域,
位于晉南的陶寺遺址,
成為同時期該流域最大的城址。
面積約300萬平方米,
相當于4個故宮。
那座面積近13萬平方米的宮城,
以及宮殿基址、門道上殘存的路土,
向人們無聲的傳遞著生活其中的王者足跡。
在相距千里的陜西神木,
建在高山上的石峁遺址氣勢恢宏。
高大的門樓、
完備的軍事防御設施、
近十米高的皇城城墻,
向世人訴說著
當年王者的權威與輝煌。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原本繁榮的長江中下游文明遭遇嚴酷考驗。
中原和北方地區(qū)的社會后來居上,
逐漸成為中國文明的最重要參與者。
距今3800年的河南二里頭遺址,
一直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建制完整的宮城、
成熟的禮樂、
明確的等級分化......
這一切,
向人們傳遞著一個強烈信號:
中華文明由“古國時代”邁入“王朝時代”,
這里,正是歷史上的夏王朝!
自此以后,
循著文明的源頭,
我們一路向前。
在兼容并蓄中延綿不斷,
締造出中華文明永續(xù)傳承的璀璨詩篇。
走得再遠,
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文明的源頭啟示方向,
文明的進程照亮未來!
出品人:田舒斌
監(jiān)制:汪金福郭奔勝
策劃:周紅軍
導演:馬軼群
撰稿:翟子赫王瑩楊艾艾
攝像:邵俊林睢媛媛范作言王威王智超申博望孫霄雨王陸城 張文雅繆俊逸張翔王野陳麟歐陽小潔
后期:魏文彬王妍清李科燊楊之軒張楨鄧陽李玉剛
配音:劉子華
配樂:于佐依
顧問:王巍
出品:新華網(wǎng)股份有限公司
鳴謝: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