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傳媒·武漢晚報11月17日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周建躍 溫紅蕾)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記者今天從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獲悉,近年來早產兒數量逐年攀升。據該科最新統(tǒng)計,去年共收治患兒5532人,其中早產兒1650人,胎齡小于28周的超未成熟兒就有150例。該科主任夏世文指出,目前超早產兒的救治不斷刷新最小胎齡,存活已經不是難題,提升無并發(fā)癥的存活率才是救治關鍵,“宮內轉運”可以大大提高早產兒的預后。
家住襄陽的王瑩(化名)通過試管懷上了雙胞胎,懷孕25周時出現先兆流產跡象,當地醫(yī)院判斷她早產的風險很大,建議轉到新生兒科實力強的省婦幼保胎。11月8日,保胎一周的王瑩突然早產,4名新生兒醫(yī)護推著暖箱,帶著復蘇設備提前進入手術室,將暖箱溫度、手術室濕度和光線等調至適宜早產兒的狀態(tài)。
產科醫(yī)生剖宮產取出一對雙胞胎男嬰:大雙980克,小雙750克,斷臍后立即把寶寶交給新生兒醫(yī)生。3分鐘后,大雙小雙通過“綠色通道”直接進入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經過新生兒科的全力救治,小哥倆均未發(fā)生顱內出血,昨日,兩個寶寶生命體征穩(wěn)定。
夏世文介紹,早產兒特別是超未成熟兒極其脆弱,外界的任何一點微小的刺激都有可能導致顱內出血的發(fā)生,直接影響寶寶的預后。他強調,如果能實現產科和新生兒科的無縫對接,搶在黃金1分鐘、1小時甚至1周內控制顱內出血的發(fā)生,將會大大降低超早產兒的嚴重并發(fā)癥。
夏世文告訴記者,作為湖北省新生兒急救轉運中心,10年間轉運危重新生兒近萬例,相當一部分孩子因為出生后救治不規(guī)范,落下了嚴重后遺癥。國外指南提出的早產兒“宮內轉運”,其實就是有早產高風險的孕媽媽選擇到具備新生兒搶救能力的醫(yī)院分娩,一旦出現早產,能搶在黃金時間里展開救治。據統(tǒng)計,2016年省婦幼新生兒科無并發(fā)癥的早產兒存活率達80%,直接受益于“宮內轉運”的開展。
夏世文提醒,曾經有過早產、畸形、習慣性流產等不良妊娠史的孕婦,或胎膜早破、多胎、前置胎盤,以及患有妊高癥、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媽媽,經當地醫(yī)生評估后建議及時進行“宮內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