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月29日電? 題:讓古民居“落地生根”——一位7旬老人復建古民居群落側記
新華社記者 何豐倫
28日,正月初一,桂北全州縣7旬老人唐以金,來到傾盡畢生積蓄建設的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館的廟會現(xiàn)場。經(jīng)過8年努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這里感受傳統(tǒng)建筑的魅力。
(小標題)拆:讀懂古民居的“建筑密碼”
唐以金出生在桂林全州縣灌陽河東岸的鄧家埠村。年輕時闖蕩湘楚之地,讓他對古民居十分癡迷。
2009年10月,永歲鄉(xiāng)和好鋪村的一組清代民居建筑群由于鐵路擴建將被拆除,由于缺乏資金,文物部門無力保護這組尚未被列為文物的古民居。
在3天時間里,唐以金完成了2400平方米古民居群落圖,并逐一拜訪20多戶村民,用畢生積蓄買下古宅,異地重建。
隨后的40多天時間里,唐以金率隊拆解建筑?!懊恳粋€榫卯結構的結合部位都有先輩工匠們用竹筆留下的標記索引。從這里我讀懂了古民居群落的‘建筑密碼’?!?/p>
(小標題)建:讓古民居“落地生根”
沒有立項、沒有批文、沒有用地指標,老唐所到之處,均遭遇這樣的“質疑”。
“我等得起,就怕古建筑等不起,批文到的時候,榫卯結構的陳年木構件已經(jīng)受潮朽壞了?!?/p>
盡管家人十分不解,老唐毅然用自家6畝責任田置換了如今的荒地白地頭。
2010—2016年,他組織了20多個工匠,花了800多天時間,完成了主體工程的重建;隨后,對缺失的上萬個木制、石制雕花進行修復。
(小標題)活:傳承“會說話的古民居”
踩高蹺、捏糖人、打陀螺……在這里舉行的正月廟會,讓老唐感受到久違的“年味”。
近年來,民俗、民宿逐漸成為“深度旅游”“全域旅游”的發(fā)展重點,唐以金保護古民居的行動,獲得了當?shù)卣年P注。當?shù)卣媱潓⑷菟荚疵袼撞┪镳^列為旅游、民俗重點項目。
已在古民居復建投資超過3000多萬元的唐以金,開始布局建設一個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總投資人民幣5000萬元的桂北古民居博物館。
春節(jié)前,一些在桂林等專門學校里學習建筑工程的村里年輕人,主動要求向唐以金“拜師學藝”。老唐頗為欣慰:“老宅子會說話,年輕人能傳承,這完成了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