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上海市科委獲悉,上海已將“量子通信”列入科創(chuàng)中心建設“22條”意見確定的重大戰(zhàn)略項目,“十三五”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也將“量子材料與量子通信”作為重要戰(zhàn)略方向作了部署。
據(jù)悉,2016年底,我國將建成連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擴展、軍民融合的光纖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wǎng)“京滬干線”,推動量子通信技術在國防、政務、金融等領域的應用。
自2003年以來,上海已累計投入近1.2億元,支持量子方向相關項目200多個。2008年布局了“空間尺度量子實驗關鍵技術”;近年又以重大研究計劃的形式,對量子計算等未來重要方向進行了前瞻部署。
上海通過前瞻性的布局,量子科技開始發(fā)力,一些技術在全球領跑。華東師范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有“三高”:高分辨、高靈敏和高精度,這些基于量子力學原理的精密測量能幫助我們驗證如重物附近時間流逝變慢等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預言。華東師大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健表示,用量子極限測量的手段,在量子保密空間方面,相當于把傳統(tǒng)的光學探測靈敏度提高到量子極限;在量子雷達方面,可以做到只有指甲這么大。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系特別研究員金賢敏團隊用他們的飛秒激光技術刻制一個1600個光子波導光源組成的光子芯片,僅需3小時,如果用牛津大學的裝置做一個同樣實驗,需要半年。
多年來,上海市科委通過基礎研究項目、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科技人才計劃等,在量子科學領域布局了一批項目,支持了一批人才。上海微系統(tǒng)所博士、助理研究員李浩,是繼NASA之后首次完成基于超導單光子探測技術的衛(wèi)星激光測距人才,而且在850納米波段首次實現(xiàn)光敏面50微米探測效率80%的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研發(fā)。
目前上海正在組織相關力量開展上海量子方向發(fā)展路線圖研究,為上海量子方向發(fā)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和頂層設計。(記者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