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近日,柳州市柳江區(qū)一男子在市場被貼膏藥后倒地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后引發(fā)關注,廣西柳州的韋先生稱,他于4月18日在菜市場被陌生人貼上膏藥后就暈倒,過了十多秒后就醒來了,之后回家休息到下午,才感覺緩了過來。神奇的“一沾就暈”重現江湖,立刻引發(fā)網友熱議。
4月21日,柳州市柳江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室發(fā)布通報稱,推銷膏藥的李某,無藥品經營許可證和行醫(yī)資格證,經檢測,涉事膏藥并沒有致人昏迷的藥物成分。目前,李某因涉嫌銷售“三無”產品,公安機關已依法移交相關部門處理。(據4月21日北京日報)
陌生男子給韋先生貼膏藥(圖源:視頻截圖)
韋先生暈倒(圖源:視頻截圖)
雖然官方通報已經明明白白地說,涉事膏藥無法致人昏迷,但是很多網友依然對視頻中的一幕將疑將信:如果膏藥是假的,那是怎么做到一貼就讓人失去知覺的呢?有人懷疑這是為了賣藥自導自演的擺拍,也有人認為其中有什么巧合或者蹊蹺,當然,也還是有不少人堅定地相信,就是有這么一種可怕的藥,能讓人瞬間失去意識。
這種“一碰就倒”“‘一聞就暈’的“迷藥傳說”,早在還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就已經十分風行了,而在互聯網時代,更是被傳得更加繪聲繪色,沸沸揚揚。每次一有相關的事件,必然會引起極大的關注,引起大范圍的傳播,而且一旦有人主動辟謠,立刻就會被反駁:“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你又沒經歷過,怎么知道沒有?”
柳州方面的相關通報
而且,類似傳言的評論區(qū),往往都少不了各種“現身說法”,總有人會舉出自己身邊的人,被一迷就暈之后被盜取錢財的經歷,但仔細看看,真正親身經歷,能說出完整細節(jié)的很少,往往都是鄰居、親友、同學層層轉述。但這種事很少有人去仔細求證,渲染的就是一個“氛圍感”,說著說著就好像是真的了。
其實,無論是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還是警方,都已經無數次地辟謠過了。迷藥是有,但一聞就倒、一碰就暈的“迷藥”并不存在。哪怕是在密閉條件下吸入高濃度的迷藥,也需要40秒以上才會暈倒。這在光天化日的鬧市中,已經足夠引發(fā)旁人警覺了。如果藥物是透過皮膚進入體內,除非皮膚潰爛,否則任何藥物都很難大量且迅速地進入體內,靠一貼膏藥就把人迷暈,無疑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那么,為什么總有人講述各種被藥苗迷暈的“真實案例”呢?首先,很多所謂的“真實案例”,其實也都來自于口耳相傳,大多數受害者講述“迷藥”的故事,都是為了解釋自己為何陷入騙局,造成過失、損失錢財。很顯然,如果說自己是因為無知或貪小便宜才上當,會顯得很沒有面子,所以很多此類謠言都是被編造出來“挽尊”和推責的,細節(jié)上根本經不起推敲。
究其根源,這類謠言之所以長盛不衰,還是因為大家都覺得迷藥很可怕,而效果強大神奇的迷藥,因其防不勝防,更讓人毛骨悚然。影視劇、短視頻中常有類似情節(jié),容易對人造成誤導。人們很害怕自己會遭遇這樣的事,在毫無反抗之力的情況下任人擺布。對謠言的過分迷信,盲目傳播,背后其實是對自身安全的嚴重焦慮。
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其實是一件好事,雖然“一碰就暈”的迷藥確實沒有,但其他吸入式、口服式的迷藥、催情藥,在暗不見光之處依然大量存在。所以,在生活中處處提高警惕,避免與陌生人的肢體接觸,不輕易吃喝陌生人給予的食物和飲品,不要讓自己的食物和飲品長時間離開視線,發(fā)現不正常情況及時求助、報警等等,都是很有必要的自我保護措施。
但是,同樣也要防范那些渲染“迷藥焦慮”,企圖詐取錢財的騙局。須知,聽風就是雨的盲從,不相信科學的無知,以訛傳訛的輕信,同樣也是可怕的“迷魂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