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圖為:飛行大隊長李超。
圖為:計量站高工張華鋒。
圖為:高山雷達兵李國勇(右)。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浩瀚長空,他們苦練打贏。
方寸熒屏,他們枕戈待旦。
他們,來自高遠長空、來自崇山峻嶺……
他們,就是拼搏奮戰(zhàn)在東海一線的“強軍先鋒”。
1月19日至2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三名湖北籍“強軍先鋒”身邊,探尋他們的成長軌跡。
每一次起飛都是真正的戰(zhàn)斗
大霧彌漫,能見度僅500米左右,能不能飛?李超的答案是:能!
那是2013年的一個冬日,天還沒亮,東海某海域的國境線上空,突然出現(xiàn)幾架外軍偵察機和戰(zhàn)斗機。
一般情況下,能見度達2公里,才適合戰(zhàn)機起降。敵情出現(xiàn),不能坐以待斃。怎么辦?
最難的活,當然要找最好的兵。
當日凌晨4時許,接到部隊首長的電話時,當天戰(zhàn)備值班的李超,還在值班室被窩里。
“能不能完成任務?”“能!”面對首長詢問,李超的回答斬釘截鐵。
掛了電話,他迅速收拾裝備,和戰(zhàn)友一起爬上飛機,滑行、加力、起飛……李超的僚機和長機一起,穿云破霧。
編隊抵達后,成功驅(qū)趕外機,圓滿完成任務?!懊恳淮纹痫w都是一場真正的戰(zhàn)斗。”李超對記者說。
飛行技術出類拔萃,李超也越來越自信。而這一切,在2015年的一次集訓后,發(fā)生轉(zhuǎn)變。
當年,全軍在空軍和海軍挑選一批精英,集中學習國外的先進技戰(zhàn)術,“那次集訓,我才發(fā)現(xiàn)‘人外有人’,接觸到了真正的高手?!彪m然那次集訓總成績排第三,但李超感覺知識不夠用了。
在李超的宿舍,柜子里擺滿了書,《中東之鷹》《空中格斗》……全都跟戰(zhàn)機有關。
在李超的筆記本電腦里,存滿了學習資料,英語教材、戰(zhàn)斗飛行手冊;手機微信里,關注的也幾乎全是與軍事、英語學習有關的公眾號,“學英語是為了跟國際接軌,我們藍軍分隊,都用英文發(fā)指令。”
李超所說的藍軍分隊,成立于2007年,由海軍航空兵精英組成,在部隊中扮演外軍角色。作為藍軍分隊首批成員,李超是這支隊伍的隊長。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把自己的所學傳授給藍軍隊員、兄弟部隊戰(zhàn)友,是他現(xiàn)在的主要工作之一。
“超哥不僅飛行技術一流,對我們也很好,手把手地教?!闭f起李超,湖北廣水籍飛行員王雄一臉欽佩。
在值班室,王雄打開一段17分05秒的視頻,是藍軍分隊的宣傳片。“視頻是為了宣傳藍軍,也是給家人看的。參軍18年,父母連飛機都沒有看過。女兒5歲多,我跟她見面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3個月。”李超說。
老班長的四種角色
在人跡罕至的大山之巔,一待就是22年。是什么樣的精神,支撐著一個人如此堅守?
李國勇說,靠的是一根筋的鉆勁,靠的是那份難以舍棄的軍人責任。
43歲的李國勇,參軍22年。從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堅定,李國勇在部隊的成長過程,就像一部現(xiàn)實版《士兵突擊》。
李國勇所在的雷達站,方圓5公里沒有人煙,氣候條件惡劣。一年中,5個月大霧籠罩,4個月連綿陰雨,3個月臺風襲擾。1月21日,記者來到這個位于山上的雷達站,天空飄著細雨,整個雷達站籠罩在濃霧中。
李國勇說,剛來這里時,他打過退堂鼓,好在堅持了下來。
在雷達站的22年時間里,李國勇送走了9名指導員、10名站長,29歲的蔡瑞是他迎來的第10任指導員。在蔡瑞眼中,這個老士官長在連隊里扮演著4種角色:管理者、老大哥、戰(zhàn)斗員和兵專家。
作為管理者,李國勇去年推出的積分量化管理制度,讓蔡瑞很推崇。
軍容風紀不整,扣0.5分;內(nèi)部衛(wèi)生檢查優(yōu)秀,加0.5分……年底評功評獎,積分排名是重要的考核內(nèi)容。“官兵都參與積分,加分扣分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很公平。如果在某方面被扣了分,我們就會從其他方面的業(yè)務努力,把分加回來?!眮碜越骷驳氖抗夔娪^福說。
作為戰(zhàn)斗員,李國勇時刻把戰(zhàn)備訓練放在第一位。
雷達站是部隊的“千里眼、順風耳”。20多年來,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只要是戰(zhàn)位上有情況,都能見到李國勇的身影。
作為兵專家,李國勇把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整理成文字,在部隊中推廣。
李國勇說,為提升寫作水平,他靠著一根筋的鉆研勁頭,利用周末休息時間邊學邊寫。每個月一篇論文,前后發(fā)表近170篇軍事學術論文,其中30多篇論文被上級評為優(yōu)秀軍事學術論文。
看到李國勇的成績,一位首長感嘆:“小崗位有大作為。有你在,我放心!”
愛較真的“最年輕高工”
“現(xiàn)場溫度20攝氏度,濕度56%,符合要求?,F(xiàn)場電源火零電壓233伏,超出規(guī)定的最大值,應立即停止檢測工作,更換電源。”1月19日,在海軍某導彈檢測站的方艙里,張華鋒一邊操作儀表,一邊對徒弟湯立書說。像這樣的檢測,他們每年都會做。
張華鋒瘦瘦高高,有一股書生氣。湖北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的他,投筆從戎來到海島上的計量站,一干就是15年。從普通的檢測員到31歲成為東海艦隊最年輕的高工,他憑的就是較真精神。
2008年,南海某演習任務開始前,一枚引進導彈出現(xiàn)故障,張華鋒作為專家組成員,來到現(xiàn)場排除故障。檢測中,導彈的每個單項數(shù)據(jù)都達到甚至優(yōu)于各類指標,可全程檢測結(jié)果不合格。不合格就意味著導彈不能正常使用,當時離演習開始只剩二十幾個小時,專家組反復測試,依然不達標。
此時,張華鋒提出,是不是導彈上某個部位沒有達到計量要求?
這個問題引來部分專家反駁。他們認為,這枚引進導彈屬于先進裝備,不可能出現(xiàn)問題。
在張華鋒的堅持下,專家組對導彈進行重新檢測。果不其然,問題就出現(xiàn)在導彈的接收器支架上。
張華鋒的較真,還體現(xiàn)在對產(chǎn)品質(zhì)量要求上。壓力表是艦船上經(jīng)常使用的零件,有一次,一個廠家送來一批壓力表,張華鋒和同事經(jīng)過檢測,發(fā)現(xiàn)其中三成不合格,要求廠家收回重新制作。該廠家生產(chǎn)的壓力表,長期供應海軍,此前沒碰到過這樣的問題,廠家負責人來解釋說情。張華鋒說:“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不能有一絲馬虎?!弊罱K,不合格產(chǎn)品被貼上紅色標簽,退回廠家。
對于張華鋒的較真,他的徒弟湯立書深有感觸?!耙荒甓?,我們在海邊的一個老舊廠房里測試儀表精度,由于空調(diào)原因,里面的溫度只有15攝氏度,檢測要求的溫度是19攝氏度到21攝氏度范圍內(nèi),結(jié)果師父當場就終止了測試,直到溫度達到要求?!薄叭绻覀儥z測設備的精度誤差1微米,艦艇射出去的導彈,也許會達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偏差,真打起仗來,這會危及部隊官兵的生命安全,絲毫馬虎不得?!睆埲A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