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威資本產業(yè)觀察系列報道)從傳播學的角度看,沒有哪一種人為制造的城市事件,其參與度有體育盛會那么高的了。體育盛會是參與人數最多、傳播速度最快、影響地域最廣的城市大事件,是推進城市發(fā)展軌跡躍遷的突變性因素。同時,如果在早期規(guī)劃中能充分考慮到當地居民利益,就有可能將文化傳統(tǒng)、地方元素與盛會更有機的結合,減少決策沖突。
隨著競技體育走向人文體育,現代體育盛會成為集競技、娛樂、科技、藝術、表演等于一體的文化大餐與傳媒盛典,由于大量人的參與和觀賞使得體育精神深入人心,使得城市甚至國家文化得以彰顯,更深厚的歷史空間和更廣闊的地域文化與體育盛會形成交相輝映的人文景觀。
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途徑和東道國的戰(zhàn)略營銷工具,成功舉辦體育盛會的意義是否僅在于其帶來的經濟影響和社會關注?籌建大型賽事涉及大量投資,需要與眾多經濟、政治、社會的組織和個體接觸,那些無法量化的、對社會和文化的負面影響該如何納入評估?本期瑞威資本產業(yè)觀察將通過多個具體的案例帶您解讀城市更新與體育盛會之間的結合與沖突。
促進城市跨越空間門檻的更新改造
1.1 促進大型建筑和基礎設施的更新維修
自獲得世界杯舉辦權之日起,2018年世界杯的承辦國——俄羅斯就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來。根據俄羅斯政府去年7月底公布的世界杯的預算,俄羅斯將花費約1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00億)來打造2018世界杯場館。為籌備世界杯,俄羅斯不僅興建或翻修了12座體育場和113個訓練場,還包括修建賓館、機場、公路改擴建在內的218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例如俄羅斯方面將莫斯科最老的體育館之一的迪納摩體育場進行了改建,增添了許多新型電子設備和移動座椅,擴大其總面積二十萬平方米,并對其周邊的交通設施進行了維修和增添。
1.2 促進文化保留式的城市更新,推動個性化城市更新目標
城市更新提倡個性化、差異化,而目前多數城市更新都是以商業(yè)化、辦公化為目標。重大體育賽事的開展,往往伴隨著以旅游為目的的體育場館和周邊基礎設施的更新,這讓城市更新能夠更好的與城市文化融合,形成特有的城市更新結果,保護地區(qū)文化特色。位于蒙特尤克區(qū)的奧林匹克主體育場原建于1929年,當年是為舉辦國際博覽會建成的,為了迎接1936年的奧運會進行了翻修擴建。整個更新過程圍繞著巴塞羅那古樸典雅的建筑特點,正門入口兩側樹立著希臘雕塑復制品--騎馬者,騎士身下的坐騎前蹄躍起,好像要作勢奔向陡峭露臺前方的廣闊空間,而它們的對面則是巨大的電子記分牌,傳統(tǒng)和現代的兩種形式遙相呼應,內部設施煥然一新,氣勢恢宏、雄偉壯觀。
作為地域營銷工具,這不僅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歸屬感和地方認同感,而且順利將地方特色和城市更新連接起來,有利于減少政策沖突。
1.3 加快城市更新速度,優(yōu)化空間結構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可以加快城市更新的速度,強化中心城區(qū)的地位,優(yōu)化城市更新的空間結構,促進城市整體更新的規(guī)劃和目標。第10屆亞運會和第24屆奧運會為其主辦國韓國帶來的不僅是經濟的快速增長,還拓展了首爾的發(fā)展空間。當時首爾的主城區(qū)在漢江以北,但開拓空間十分局限。于是韓國政府將賽事的舉行地點放在了已列入城市更新項目的漢江以南地區(qū)。在進行了大量的更新工作后,漢江以南新區(qū)利用大型賽事的舉辦,不僅完成了原定的城市更新目標,更變成了新的商業(yè)繁華地帶,首爾的整個城市格局得到了根本性的優(yōu)化和改變。
體育盛會為城市更新帶來的是否只有好處哪?答案是否定的。公開研究報告顯示,由于社會經濟結構脆弱,新興國家舉辦體育大型活動可能存在弱點,這些弱點仍有若干基本需求需要滿足。一般來說,弱勢群體的利益會遭受負面影響,例如土地被征用,居民流離失所,從而擴大特定區(qū)域人口之間的不平等,增加地理和社會的不平衡。在2014年,越南就因充分考慮到國內各個城市未來的實際發(fā)展需求,放棄了申請來的2019年亞運會的承辦權,將原先的政府決定推翻,宣布放棄舉辦重大國際體育賽事。
為城市更新帶來的阻礙尚無法估量
2.1 占用國家資源,減緩原定需要進行的城市更新項目
無論是新場館的建設或者職業(yè)競技隊的資助都會占用國家資金,即使是資金充裕的國家,對于本不在規(guī)劃預期計算內的土地和資金,無疑也是一份負擔,它會分攤走原本可用于其他地方城市更新的資源,減緩本可以完成的城市更新任務。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期間,房地產投機和工程延期的問題更加突出。通過調查,巴西居民對于此次世界杯的舉辦十分不滿意,他們世界杯的舉行就是浪費資金的方式。這筆錢本來可以投入他們更需要的地方,比如安全、教育、衛(wèi)生、基礎設施建設等城市更新項目。
2.2 體育設施后期無法作用于社會,荒廢閑置,阻礙了城市的其他更新方向
體育設施的閑置是眾多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后的普遍現象,比賽后遺留下的體育設施大量閑置、維修保養(yǎng)費用昂貴等成為難題。甚至有些地方對部分場館進行拆除變賣廢舊建筑材料。為了短期的賽事大興土木,但是賽事結束之后這些設施卻沒有辦法應用于社會,長期下無法獲得收益,且因為大型賽事建立的城市名片無法輕易改變,前期已經投入巨大,后期城市更新難以進行,造成了此類城市騎虎難下的局面。例如為了舉辦第22屆冬奧會,有2000戶人家搬離了索契。然而付出了巨大代價修整的索契在冬奧會后,已經是空無一人,路面開裂,死氣沉沉的街道旁全是廢棄的建筑,這個花費3185億元改造更新的地方已經變成了“鬼城”。這個政府致力于打造成旅游勝地的地方在經歷一系列大改動卻仍然差強人意后,受到了廣大網民的嘲笑。
2.3 為了賽事需求進行盲目更新,改變場地與周圍環(huán)境的適配性和原建筑的美觀性
場館修筑是為了解決體育賽事的場地問題,它不僅要適應賽事功能需求還要適應周圍的社會需求,但事實上,很多國家進行體育場館更新時的有些決定與原本城市更新的目的背道而馳。巴西圣保羅地區(qū)的科林蒂安競技場和周邊基礎設施工程會引發(fā)洪水,原因是為了新體育場的修建,設計師決定將原來城市更新項目中規(guī)劃的河流改道。而該地區(qū)修筑的河堤無法適應新河流的流量才導致決堤。
重大體育賽事作為地域營銷工具,通過制定地方特色增加吸引力,的確能為東道國民眾帶來社會經濟效益。地域營銷如果對涉及的居民、當地公司和機構管理得當,可以帶來區(qū)域投資、經濟增長、更大的社會凝聚力和更強的地方認同感。當然,并非所有國家地區(qū)都能競爭主辦和組織大型活動。
盡管如此,各城市仍在爭奪舉辦大型活動的權利。在經濟結構調整和全球化時期,推動大型活動已成為城市實施大型更新項目、宣傳其地位、吸引國內投資和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關鍵戰(zhàn)略。